“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这两句诗是借马援马革裹尸的典故,并以班超的故事为反衬,称颂御边将士“何须生入玉门关”,决心埋骨沙场,杀敌报国的英雄气概。诗句意气飞扬,豪迈壮烈,语言明快,声韵铿锵,用典精当,风格雄壮。

出自李益《塞下曲》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连用四个典故,以凝练、生动的笔调,表现了唐军将士精忠报国,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 诗歌一、二句运用了汊代名将,伏波将军马援和定远侯班超的典故。 第三句运用了战国时代,晋国大败秦国,使其全军第四句运用了唐代著名将领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典故。
头二句夸赞东汉两个名将马援和班超。“伏波惟愿裹尸还”,这句说的是马援的故事。东汉马援屡立战功,被封为伏波将军。他曾经说:男儿当战死在边疆,以马革裹尸还葬。“定远何须生入关”,这句说的是班超的故事。东汉班超投笔从戎,平定西域一些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的叛乱,封定远侯,居西域三十一年。后因年老,上书皇帝,请求调回,有“但愿生入玉门关”句。
以上两句说:为保家卫国,边塞将士应长期驻守边疆,宁愿战死疆场,无须活着回到玉门关。
后二句表示灭敌及长期卫边的决心。“莫遣只轮归海窟”,“只轮”,一只车轮。《春秋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夏四月,晋人及姜戎败秦于肴……晋人与羌戎要之肴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返)者。”“海窟”,本指海中动物聚居的洞穴,这里借指当时敌人所居住的瀚海(沙漠)地方。这句意思是说,不能让一个敌人逃跑。“仍留一箭定天山”,“一箭定天山”,说的是唐初薛仁贵西征突厥的故事。《旧唐书·薛仁贵传》说:“唐高宗时,薛仁贵领兵在天山迎击九姓突厥十余万军队,发三矢射杀他们派来挑战的少数部队中的三人,其余都下马请降。薛仁贵率兵乘胜前进,凯旋时,军中歌唱道:“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以上两句意思是说:“要全歼敌人,不能让一个敌人逃跑,而且应该留驻边疆,叫敌人不敢再来侵犯。”
这首诗通过东汉马援、班超和唐初薛仁贵三个名将的故事,讴歌了将士们激昂慷慨、视死如归、坚决消灭来犯之敌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反映了当时人民要安边定远的心愿。全诗情调激昂,音节嘹亮,是一首激励人们舍身报国的豪迈诗篇。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45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初一年级文言文揠苗助长原文和译文

    初一年级文言文揠苗助长原文和译文   古宋国有个人担忧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quot…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5
  • 问说文言文翻译

    问说文言文翻译   问说,即为关于求学应当勤问的论说。本文的中心论点为“君子之学必好问”,叙述了“问”在学习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问说文言文翻译 ,欢迎阅读。  …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36
  • 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翻译赏析

      《送友人·青山横北郭》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32
  • 过昭君村(村在归州东北四十里)――白居易诗词全集

      过昭君村(村在归州东北四十里)   [唐] 白居易   灵珠产无种,彩云出无根。   亦如彼姝子,生此遐陋村。   至丽物难掩,遽选入君门。   独美众所嫉,终弃于塞垣。   …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65
  • 文言文《多歧亡羊》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多歧亡羊》原文及翻译   《多歧亡羊》这篇文言文在结构上很有特色,采取了寓言套寓言的复合寓言的方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多歧亡羊》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65
  • 《昔齐攻鲁,求其岑鼎》原文及译文

      昔齐攻鲁,求其岑鼎   作者:左丘明   原文   昔齐攻鲁,求其岑鼎。鲁侯伪献他鼎而请盟焉。齐侯不信,曰:“若柳季云是,则请受之。”鲁欲使柳季。柳季曰:“君以鼎为国,信者亦臣…

    古诗文 2022年5月22日
    27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