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昱《感事》阅读答案

感事
【元】张昱
雨过湖楼作晚寒,此心时暂酒边宽。
杞人唯恐青天坠,精卫难期碧海干。
鸿雁信从天上过,山河影在月中看。
洛阳桥上闻鹃处,谁识当时独倚阑?
【注】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江浙行省左丞相杨完者从张士诚手中夺得杭州,聘张昱入幕,官右司员外郎。十八年(1358),张士诚重陷杭州,杨完者被杀,张昱从此不仕,流寓城中。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1)“雨过湖楼作晚寒”中哪个字用得好?请找出并简要分析。(3分)
(2)诗歌首联中的“此心”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4分)   
(3)诗中运用了哪两个典故?

参考答案
(1)“寒”字用得好。(1分)既写出了西湖上一阵黄昏雨留下了寒意(1分),更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凄寒、悲凉(1分)。
(2)对国事的担忧和无可奈何,对家乡的思念(无家可归的感概),山河破碎的悲凉(有国难投的悲凉),心事无人理解的寂寞。
(3)诗中运用了两个典故是【杞人忧天】和【精卫填海】


(1)颔联运用了哪两个典故?请简要分析其用意。(3分) 
(2)诗歌首联中的“此心”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请概括并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颔联运用了杞人忧天和精卫填海两个典故。(1分)诗人先形容自己就像杞国人怕天塌下来一样,担心时局混乱,国事不稳;再反用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之意,抒发心中的无奈之情。(1分)用典抒情,语言委婉含蓄,意蕴丰富而深沉。(1分)
  (2)“此心”既含有对国事的担忧和无可奈何之情,又有无家可归的感慨和有国难投的悲凉之感,还含有心事无人理解的寂寞之情。(2分)首联“寒”字语带双关,奠定全诗情感基调,既写出了西湖上一阵黄昏雨留下了寒意,更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凄寒、悲凉;颔联借典表达了对国事的担忧和无奈,颈联托天上鸿雁、月中山河等意象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山河破碎的悲凉感慨,尾联一句反问,充分展露出诗人的心事无人理解的寂寞怅惘之情。(3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57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穆修《鲁从事清晖阁》阅读答案及赏析

    鲁从事清晖阁  穆修 庾郎真好事,溪阁斩新开。水石精神出,江山气色来。 疏烟分鹭立,远霭见帆回。公退资清兴,闲吟倚槛裁。 【注】①庾郎,南北朝时著名诗人庾信。②公退,出自…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7
  • 元好问《秋怀》阅读答案附赏析

     秋怀 (金)元好问 凉叶萧萧散雨生, 虚堂①淅淅掩霜清。 黄花自与西风约, 白发先从远客生。 吟似候虫②秋更苦, 梦和寒鹊夜频惊。 何时石岭关头路, 一望家山眼暂明。 …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2
  • 李好古《江城子》阅读答案及全词赏析

    江城子    [南宋]李好古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漫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①,馘②名王,扫沙…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28
  •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阅读答案

    满江红•中秋寄远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①横笛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③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0
  • 秦观《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阅读答案

    鹧鸪天 秦观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①。安排②肠断到黄昏。甫能③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①尊:通“…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41
  • 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与构思技巧类试题解答步骤与阅读练习

    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 1.设题角度 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2.…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2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