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东平别前卫县李宷少府》阅读答案及赏析

东平别前卫县李宷少府
高适
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
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
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
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

注释
①卫县:今河南省浚县西南
②黄鸟:黄莺
③汶水、梁山:都在今山东省泰安县附近

(1)这首诗以“悲”贯穿全诗,请结合全诗具体分联加以分析。(4分)  
(2)从颔联“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来看,为什么这次离别如此悲伤?(2分)
(3)赏析颈联中“远”和“迟”的妙处。(4分)

参考答案:
(1)此诗起句以乐景衬悲情,点出“使人悲”;颔联以“千里”、“十年”补足“悲”伤之由。颈联虚写分别后的极度惆怅,尾联再正面点出离别的“凄其”之情。(4分)
(2)将远去“千里”,日后难得相见;以友情来说,与李宷并非一年半载短暂之谊,而是有“十年”交往的深厚感情。(2分)
(3)所谓“远”者,不仅表现极力眺望友人远去的神态,而且还曲折传达出因不能相见而产生的怅惘和迷茫;而一个“迟”字,借马的行动写诗人内心感受,表现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4分)


1.诗歌首联是如何表现悲的?依据颔联谈谈诗人为何这样悲伤。(5分)
2.诗歌颈联是什么意思?尾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6分)
参考答案
1.首联以绚丽的春天景色反衬离别的悲伤。(3分)诗人送别相知十年的朋友,此次分别,将相距千里。(2分)
2.云雾散开,朋友乘坐的帆船已经远去了;(2分)诗人骑着马在山路上缓慢前行。(2分)尾联照应开头,突出其“悲”。(2分)

作者
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蓝(今河北沧县)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

赏析
公元746年(天宝五载)春,高适旅居东平(郡名,治所在今山东东平西北十五里),与卸任的卫县(今河南淇县)少府李宷分别,遂作这首送别诗。诗中回顾两人长达十年的深厚情谊,抒发了客中离别的悲凄之情。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愁”,诗人选取最能表现春天时令的“翩翩黄鸟”、低垂的杨柳、和煦的春风,勾勒一幅明丽的春景图。友人离别,凄楚可知,而诗人却以明媚的春景来衬托这种内心的“悲愁”,更反衬出内心“愁”怨之深。因为大自然的美,只有心情愉快才能欣赏,而现在与知交分离在即,不能共同来享受这良辰美景,内心不能不倍感“悲”愁。“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是说友人此别,将远去“千里”,日后难得相见,这不能不令人由“惊”而“怨”。这是“愁”的原因之一;以友情来说,与李宷并非一年半载短暂之谊,而是有“十年”交往的深厚感情。此次分手,各奔东西,相距千里,不可能不“悲”伤。这是原因之二。高适在《邯郸少年行》里有:“君不见即今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的;而他和李宷的交情,经过“十年”的考验,是那样纯洁无瑕,肝胆相照。在此临别之际,就更觉珍贵,更值得回“忆”,同时也愈增添了离别的“悲”伤。前四句中诗人运用反衬,以回顾曲折之妙笔,将临别之际内心的复杂感情描摹得深婉动人。正如赵臣瑗所评论的:“春风和煦,黄鸟方相逐于柳荫深处,而人方送别。当此之时,即新知近地,且犹不可,况以十年之谊,而为千里之游乎?所以忽然而惊,猛然而忆,而卒至怅然而悲也。”
前四句侧重于临别前的复杂心理描写,三联则转入分别后的形象刻画:“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云开日出,春光格外艳丽,但友人“远”去的一叶“孤帆”却飘然而逝,只剩下诗人匹马单骑,“绕梁山”而回返。一个“远”字,一个“迟”字,这两个字表象述意,十分精妙。所谓远者:不仅表现诗人目驰神往,极力眺望友人“孤帆”远去的神态,而且还曲折传达出此时此刻诗人内心的复杂心理活动:正因为山长水远,见面无由而产生的巨大怅惘和迷茫,从而在主观上产生一种遥远之感。而一个“迟”字,正是这种主观感受的形象写照。亦诚如赵臣瑗所论:“去者去矣,帆非远,我偏觉其远;归者归矣,马非迟,我偏欲其迟。此二句写一种恋恋不舍情事,逼真如画。”(《唐七言律诗笺注》卷一)
尾联“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再回应前文,直抒内心的凄然之情。第一句,先宕开一笔,春光明媚,正可乘其兴致,畅叙情谊。而友人去意已定,“留君不住”,自是倍感“凄其”。这两句各用一典,“乘兴”,据《晋书·王徽之传》记载:王徽之居山阴,曾雪夜泛舟访戴逵(字安道)经宿方至,刚到门前,忽然返回,人问其故,他说:“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哉!”“凄其”见《诗经·邶风·绿衣》:“凄其以风”,“其”为语言助词,这里指心境凄凉。用典而不着痕迹,借其一端发挥出深长的诗意,正是高诗“篇终接混茫”(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三十七长史参三十韵》)的本色。此诗起句以景衬情,然后以“千里”、“十年”补足“悲”伤之由。继而写分别后的极度惆怅,最后再正面点出“凄其”之情。格调舒缓,语言流畅自然,使一腔“悲”“怨”之情如潺潺细流,曲折蜿蜒而出,凄楚缠绵,在以豪放著名的高适诗中确为别具一格之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63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木兰诗第一段的作用

    木兰诗第一段的作用   木兰诗每段都有着自己的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关于木兰诗第一段的作用,内容如下:   作用:   作用:总领下文,为后面描写木兰做铺垫。   用了反复的…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3
  • 木兰诗的文言词汇

    木兰诗的文言词汇   木兰诗里面的词语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关于木兰诗的文言词汇,内容如下:   古今异义:   ①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1
  • 张炎《绮罗香·红叶》阅读答案

    绮罗香·红叶 张炎① 万里飞霜,千林落木,寒艳不招春妒。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正船舣②、流水孤村,似花绕、斜阳归路。甚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愁去。 长安③谁问倦…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51
  • 《孤石》《望夫石》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孤石 戴叔伦 迥若①千仞峰,孤危不盈尺。 早晚②他山来,犹带烟雨迹。 贞坚自有分,不乱和氏璧。 望夫石 刘禹锡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42
  • 杜荀鹤《送友游吴越》阅读答案及赏析

    送友游吴越  杜荀鹤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注释】①吴越,指今苏杭一带。 ②吴:指现在…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7
  • 须菩提祖师与悟空分别时叮嘱了他()

    须菩提祖师与悟空分别时叮嘱了他() A.不准惹祸 B.不准传他人法术 C.不准提师傅姓名”(正确答案)

    题库 2022年9月10日
    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