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其三)》阅读答案

感遇(其三)
陈子昂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注】1、丁零:我国古代少数民族。(2)堠:指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
1.诗歌的第三句到第六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赏析。(5分)
2.诗歌的最后四句使用了什么手法?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

参考答案
1.这四句诗描写了险峻的亭堠、惨死的士兵、漫天的黄沙以及西垂的落日等(3分)营造了一种阴沉、凄凉的意境。(2分)
2.诗歌后四句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诗人先回忆了汉朝三十万军队在抗击匈奴的战斗的惨烈的往事,然后实写当朝因抗击少数民族而惨死的士兵尸骸,(3分)联想到其遗孤无人关心,谴责当政者不吊死问生的冷酷,体现了诗人对广大兵民的同情。(3分)


(1)请简析这首唐诗五、六两句的作用。(4分)
(2)请赏析后两句“但见”与“谁怜”的妙处。(4分)
参考答案
(1)五、六两句描绘了一幅阴沉凄凉的景象:狂风卷起黄沙,漫天飞扬,夕阳西坠,惨淡无光。(2分)渲染了古战场的悲凉气氛,表达了诗人对古今在塞外为国捐躯的士兵的无限感伤。(2分)
 (2)“但见”与“谁怜”,所写内容一实一虚,对比鲜明,〔2分)谴责了当政者既不吊慰死者又不抚恤生者的冷酷无情,表达了对戍边将士及遗孤的同情。(2分)

简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描写了边地荒凉悲惨的景象,抨击了边备空虚、将帅无能,丧师辱国,以及塞上遗孤得不到体恤等弊政,表达了自己对广大兵民的同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66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李商隐《重有感》阅读答案

    重有感 李商隐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注 ①这首诗与《有感二首》有…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66
  • 关羽在离开曹操时唯一带走的曹操的赠物是?()

    关羽在离开曹操时唯一带走的曹操的赠物是?() A:美女 B:金银 C:奴役 D:赤兔马(正确答案)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60
  • 郑燮《题画》阅读答案与鉴赏

    题画   (清)郑燮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1.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第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竹子身处的恶劣环境…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50
  • 白居易《送客归京》贺铸《东城送客马上》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送客归京 唐·白居易 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①尘。 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②春。 东城送客马上 宋·贺铸 向…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35
  • 诗经国风秦风欣赏诗歌

    诗经国风秦风欣赏诗歌   ○ 车邻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4
  • 木兰诗中反复的句子

    木兰诗中反复的句子   在木兰诗中作者运用了许多的额表现形势,那么在木兰诗中反复的句子是哪句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木兰诗中反复的句子   问女何所忆,问女何所思;女亦…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