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又呈吴郎》阅读答案(两套)

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究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注】①吴郎:系杜甫吴姓亲戚,即后文的“远客”。杜甫将草堂让给他住。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杜甫为此写诗劝阻。
1.颈联中诗人是如何批评劝阻吴郎的?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5分)
2.诗人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放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其精神情怀与本诗异曲同工,请结合本诗就此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措辞非常委婉,极具艺术性。“防”的主语是寡妇,下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表面上看似批评那个寡妇,说她无端猜疑,实属“多事”,实际上却是批判吴郎未免太小气了些,太不会体贴穷人,将对穷人悲苦命运的怜悯同情深植其间。(5分)
2.都表现了诗人心系黎民、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1)亲善显情怀。一个“任”字开门见山地说明昔日诗人对西邻打枣的态度,“无食无儿”“困穷”分析了西邻“扑”别家枣的原因,借此表达了作为枣树的主人应对她表示亲善之意。(2)劝诫显情怀。五六句是劝诫枣树的新主人吴郎不要一搬进草堂就插上篱笆,使西邻多心、“恐惧”。(3)揭露显情怀。七八句用“征求”意指官吏们的盘剥、用“戎马”代指战乱,进一步揭露了西邻扑枣的根源是官吏们的盘剥和持续上的战乱。寥寥数语,塑造了一个“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悲天悯人的诗人形象。(6分,总体分析2分,情感体现点4分,任答到一处给2分)


注:远客:指吴郎。征求:苛捐杂税,各种摊派。
①这首诗揭示了当时怎样的一种社会现实?表现出诗人一种什么样的精神?(4分)
②诗人在批评吴郎时措辞非常委婉,极具艺术性,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3分)

参考答案
①揭示了战乱和苛捐杂税给人民带来了双重的灾祸,表现出诗人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②表面上批评那个寡妇,说她无端猜疑,实属“多事”,实际上却是批判吴郎未免太小气了些,太不会体贴穷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68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杨基《浦口逢春忆禁苑旧游》阅读答案

    浦口逢春忆禁苑旧游 明  杨基 春冰消尽草生齐,细雨香融紫陌泥。 花里小楼双燕入,柳边深巷一莺啼。 坐临南浦弹流水,步逐东风唱大堤。 还忆当年看花伴,锦衣骢马玉门西。 1…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27
  • 嘲笑吕布是“三姓家奴”的是谁?

    嘲笑吕布是“三姓家奴”的是谁? A.公孙瓒 B.刘备 C.张飞 D.关羽 正确答案:C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57
  • 木兰诗的形近字

    木兰诗的形近字   本诗为北朝民歌,刚健清新,表现了古代北方人民英武豪迈的气概。它成功地运用了对偶和排比等修辞方祛,使得全诗气势雄浑,而又易记、易诵。习诵时,要注意体会它的`民歌特…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9
  • 辛弃疾《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阅读答案附赏析

    满江红 宋.辛弃疾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緉平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1
  • 叶清臣《贺圣朝·留别》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贺圣朝·留别 叶清臣 满斟绿醑①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②。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注】①绿醑:美酒。…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43
  • 刘筠《柳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柳絮 【宋】刘筠 半减依依学转蓬,斑骓无奈恣西东。 平沙千里经春雪,广陌三千尽日风。 北斗城高连蠛蠓,甘泉树密蔽青葱。 汉家旧苑眠①应足,岂觉黄金万缕空。 注:汉家旧苑:《三辅故事…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2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