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洞庭》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浣溪沙·洞庭  
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①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注】①红蓼,指生长在水边的红色蓼草。
(1)请简要说明上片中“尽”字的作用。(3分)
答:由江到湖,交待词人行踪,自然引出下面描绘的洞庭美景。(每点1分,共3分)

(2)请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赏析词的下片。(5分)
答:动静结合,静中见动,展现了优美的境界,表现出作者的愉悦之情。(1分)头两句,水湾倒映出红蓼是“静”,波纹荡漾则为“纹缬乱”,跃出水面之鱼才会“双尾玉刀明”,自然有“动”。(2分)最后一句,疏星淡月倒影湖中,水中船影浸盖着星空倒影,静美无比,表达出作者喜爱流连自然界的心态。(2分)(如能联系作者生平,答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出凄凉之情也可。)


1.这首词的上阙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4分)
2.词的下阙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举出两例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答案:上阙写了辽阔的楚天、青色的山峰、平静的湖面、停泊的晚舟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
2.答案:①动静结合,“明”是跃出水面之鱼,在这样的安静的环境中,静中见动。②比喻、对比,将双尾白鱼比作“玉刀”,既写出鱼的特征,也和“红蓼”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强烈的色彩感。③想象。停船之时是傍晚,而“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直接转入夜景,在想象中展现出水中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的优美境界。(只要任意举出两种手法即可)

翻译:
从湘江走到尽头便抵达了洞庭湖,楚天辽阔,远处是数座青翠的山峰。傍晚的湖面,风平浪静,船头旌旗上的飘带纹丝不动。水湾处红色的蓼草就像纷乱的丝织品,跃出水面的双尾白鱼就像玉刀一样明亮。夜深渐凉,停泊下来的船的影子遮盖了稀疏的星星的倒影。

赏析:
浣溪沙·洞庭是由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张孝祥所作的词,构成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显示出流恋自然界的心态。
这首词是张孝祥在公元1168年(宋孝宗乾道四年),由知潭州(今湖南长沙)调知荆南(荆州,今湖北江陵)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时,洞湘江入沿庭湖所作。他前年为谏官所劾,罢任北归,也曾泛湘江而至洞庭,作《念奴娇·过洞庭》词,有“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等语,流露出一种疾俗愤世的情绪,这一首写得心气平和多了。他从长沙出发,舟行至洞庭湖,前一段路程以“行尽潇湘”一笔带过,“到洞庭”三字引出下文。“楚天阔处数峰青”一句,写洞庭湖全景恰到好处。范仲淹《岳阳楼记》云:“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是在岳阳楼上俯视洞庭之景。词人泊舟湖中,不复写湖之大如何如何,只说四围广阔,远处峰青,则规模可见,气象可想。“旗梢不动晚波平”,是官船晚泊时景象,呈现出大自然清幽的静态美。旗梢,即旗旓。船头所插旌旗上的飘带一丝不动,表明此刻的湖面,风平浪静,所以出现傍晚水波平静的景象,唯有鳞鳞细浪了。这样夕阳斜照湖面停泊的船舟,与辽阔的楚天,青色的山峰,共同构成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
下片写停船后泛览湖景所见。“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两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随着视野的转换,显示出另一番情趣,并给人一种红白鲜明的色彩感。“红蓼”,指生于水边的红色蓼草。南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四云:“红蓼,即《诗》所谓游龙也。俗呼水红。江东人别泽蓼,呼之为火蓼。”唐代诗人杜牧《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犹念悲秋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而词中的“红蓼”与“白鱼”相对,更感到作者的构思精巧,观察入微。词人既写了远处一条水湾倒映出的红蓼图,又写了玉刀似的双尾白鱼。鱼称“双尾”而“明”,是跃出水面之鱼,静中见动。也有一种说法,“白鱼双尾玉刀明”指的是映在水中的弯月如同白色的双尾鱼,也好像闪耀着光芒的玉刀。“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以景语收结,尤耐人寻味。
这里作者变换出另一幅画面,而思绪已超越了时空对念的限制,直接转入夜景,使读者有更多的想象余地来思考这个过程。再从画面本身来看,是从行舟夜泊的角度落笔,摄取大自然中富有代表性的两种景象:一是疏星淡月,倒影湖中;二是水中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这不仅与前面的“楚天阔”、“晚波平”的自然景象相呼应,而且充分地展现了优美的词境。“夜凉”二字,既是词人的直感,又显示出流恋自然界的心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89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夏完淳《家园早梅盛放时寄迹武塘赋以怀之》阅读答案

    家园早梅盛放时寄迹武塘赋以怀之 [明]夏完淳 逢花却忆故园梅,雪掩寒山径不开。 明月愁心两相似,一枝素影待人来。 [注]诗歌用于夏完淳故乡为清兵所占,夏完淳在江南组织抗清义军之时。…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27
  • 吴均《咏宝剑》阅读答案及赏析

    咏宝剑 吴均 我有一宝剑,出自昆吾溪。 照人如照水,切玉如切泥。 锷边霜凛凛,匣上风凄凄。 寄语张公子,何当来见携? 【注】①吴均:南朝·梁文学家。②昆吾:传说中的名…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5
  • 古诗词鉴赏之悼亡游仙诗

    悼亡游仙诗 诗人多有神奇的想象力,在心爱的人儿离自己而去或自己的理想壮志得不到实现之际,他们往往借助于睡梦、游仙等形式,或与心上人相会,或在仙境中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一、写悼念亡…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51
  • 乌鸡国太子不信假国王是妖怪,悟空让他去问()

    乌鸡国太子不信假国王是妖怪,悟空让他去问() A.王后(正确答案) B.假国王 C.侍从”

    题库 2022年9月10日
    42
  • 薛蕙《泛舟》阅读答案

    泛舟   明•薛蕙   水口移舟入,烟中载酒行。渚花藏笑语,沙鸟乱歌声。   晚棹沿流急,春衣逐吹轻。江南采菱曲,回首重含情。  1.这首诗歌记述了 (季节)泛舟的经历,…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29
  • 概括木兰诗主旨

    概括木兰诗主旨   导语:本文是由小编上传的:《木兰诗》的主旨和结构新探。希望喜欢!   义教初二册课本认为《木兰诗》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