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吉《水仙子·咏雪》阅读答案及赏析

水仙子·咏雪
乔吉
冷无香柳絮扑将来,冻成片梨花拂不开。大灰泥漫了三千界①,银棱了东大海,探梅的心噤难捱。面瓮儿里袁安②舍,盐罐儿里党尉③宅,粉缸儿里舞榭歌台。
【注释】①三千界:佛家语,这里泛指整个世界。②袁安,晋周斐《汝南先贤传》记载:“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出行视察,“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③党尉,即党进,北宋时人,官居太尉,雪夜拥炉酌酒,热得出汗,“扪腹徐行”,说:“天气不正。”

15.下列对这首散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两句运用比喻,写出了雪花飘飞轻若柳絮,冰冷而没有香气;积雪像飘落满地的梨花,冻成一片,推移不动。
B.第四句的“棱”字是口语赘词,用于某些形容词后。第五句的“噤” 字指心里想着但闭口发不出声之意。
C.最后三句描写雪之大:袁安的宅舍雪大如同埋进了面缸,党尉深宅的积雪像洁白的盐堆,歌舞的亭台被大雪变成了粉缸。
D.这首元曲是一首咏物的曲子,全曲处处都在写雪,而曲词内容却不着一“雪”字,从不同角度运用多个手法突显描写对象。
16.夸张的作用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本曲夸张手法运用得十分突出,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D.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7.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从这个角度看,这首散曲和唐代的高骈的《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相比,哪一首更符合刘熙载的评论?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4分)
18.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分)
“用典”是古诗文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用典既要师其意,又能于故中求新,令如己出,不露痕迹,所谓“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方为佳作。王勃在《滕王阁序》在赞美当时南昌人才济济,文武兼备时,写道“腾蛟起凤,        。紫电清霜,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作者登上北固亭,想到刘义隆,于是告诫南宋统治者,不要 “          ,           ,         ”。苏轼在《赤壁赋》有这样的语段:“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些都是使用“典故”的典范。

参考答案
15.B(3分)
16.C(3分)
17. 《水仙子·咏雪》运用比喻、夸张、用典等表现手法,从不同角度渲染出大雪纷飞的景象,是一首纯粹的咏物散曲。而《对雪》这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写得别具一格。人坐在窗前,欣赏着雪花飘入庭户,雪花把窗外的青竹变成了洁白的琼枝。诗人想到此时如果登上高楼观赏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岖难走的道路都将被大雪覆盖,展现在眼前的将是坦荡无边的洁白世界。高楼四望,一片洁白,诗人希望白雪能掩盖住世上一切丑恶,让世界变与雪一样洁白美好。结尾一句,道出了作者胸中的感慨与不平。所以《对雪》更符合刘熙载的评论。(4分)
18(共6分) 孟学士之词宗  王将军之武库(2分)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2分)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2分)

赏析
《水仙子·咏雪》则是一首纯粹的咏物诗章,极力渲染大雪纷飞的景象。
曲子开头写大雪如冰冷无香的柳絮扑向大地,又如冻成片的梨花。接着用“大灰泥漫了三千界”,进一层烘托飞雪之大。从扑面飞来的柳絮,到“漫了三千界”的“大灰”泥“,由远及近,凡高到低,尽情描摹,面对如此大雪和酷寒天气,那些喜欢踏雪赏梅的文人也怯寒止步。此曲多用俗语,生动形象,把用典与俗语巧妙地融合于一起,别具艺术魅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92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语言风格

    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39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阅读答案附赏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本诗作者是宋朝苏轼(人名)。诗歌描写了杭州西湖的晴姿雨态,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50
  • 韦庄《绥州作》阅读答案及赏析

    绥州作① 韦庄 雕阴②无树水南流,雉堞连云古帝州。 带雨晚驼鸣远戍,望乡孤客倚高楼。 明妃去日花应笑,蔡琰③归时鬓已秋。 一曲单于④暮烽起,扶苏城上月如钩。 [注]①本诗是韦庄年轻…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37
  • 王鹏运《点绛唇·饯春》阅读答案及赏析

    点绛唇·饯春 [清]王鹏运 抛尽榆钱,依然难买春光驻。依春无语,肠断春归路。 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长亭暮,乱山无数。只有鹃声苦。 1.“春去能来,人去能…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33
  • 《木兰诗》改写白话文

    《木兰诗》改写白话文   《木兰诗》是中国北朝长篇叙事乐府民歌。提供了《木兰诗》改写白话文范文,欢迎阅读!   《木兰诗》改写1   木兰对着门口织布,他的布老是织错,织错了拆开再…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3
  •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阅读答案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① 苏  轼 七千里外二毛人②,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劳远梦③,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④。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