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西江月 黄陵庙》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②波神:水神。
      ③准拟:准定。

[译词]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
满载着一船秋天的景色航行,开阔的水面平铺开明澈湖光。
是洞庭水神挽留我观赏斜阳,平湖上有意召唤起粼粼细浪。
明天风向改换将更利于航行,今夜何妨就露宿在湖面之上?
且听水晶宫里演奏霓裳乐曲,明天我准定能登到岳阳楼上。

 【试题】
① 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② 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
③ 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
 【参考答案】
 ① D
 ② 苏轼 辛弃疾 豪放派
 ③ 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怀
    第二问:(略)

[题目解析]
  题目中的“胸怀”是就思想感情的层面提问,“两处具体描写”指的就是具体形象,“略作分析”则要求分析出是哪处具体描写(形象)怎样展示出的某种胸怀(感情)。
  [评分答案]
  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怀;第二问:略。
  
[备考答案]
  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从容面对世事人生的旷达宽广的仁人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
  例如词的上阕,诗人乘舟北行,原本陶醉于秋色湖光。忽然风起浪涌,船不能行,被迫滞留在黄陵庙下,但诗人没有焦躁牢骚,更没有“满目萧然,感极而悲”;反而吟唱道:“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在诗人旷达的胸怀里,险恶的风浪只不过是水神为挽留而召唤来的粼粼细浪,他仍然瞩目烂漫斜阳。把风波险阻当作感受世事人生的机遇,这与“穿林打叶,吟啸徐行”的景象异曲同工,正是诗人宽广思想境界的写照。
  又例如词的下阕。“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险恶的风浪中充满着对来日“风回”的信念,有着这“更好”的信念,那么今夜在风浪中“露宿”又算得了什么?这真是达人快语,广阔胸襟。在诗人耳内心中,风浪咆哮的声音竟如同水晶宫殿里传来的轻曼的《霓裳羽衣曲》,这分明是一种“胜似闲庭信步”的胸怀。“问君何能尔?”因为诗人有坚定的信念:明天准定登上岳阳楼。这种倾慕和信念表明,诗人已经具备了宽广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仁人情怀。

   【作者介绍】
      张孝祥 (约1132一1169)南宋著名词人。唐张籍后裔,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今和县乌江镇人,后移居芜湖。绍兴进士,因廷试第一(即状元),居秦桧孙秦埙之上,桧指其父张祁谋反,被投入狱。桧死,为秘书省正宇,历官中书舍人、广南西路安抚使、荆湖北路安抚使,进显谟阁致仕。他诗、词、书法俱佳,尤以词著称。词风接近苏轼,为豪放派词人;内容多要求国家统一,反对苟且偷安,长调《六州歌头》尤为感人。有《于湖集》、《于湖词》。
  
【赏析】  
     张孝祥在宋孝宗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到潭州(今湖南长沙市)任职。很短时间就另有所任,准备离开湖南,乘舟北上,途经洞庭湖畔的黄陵山,遇风受阻,写了这首词。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黄陵庙,在今湖南湘阴县北洞庭湖畔,它的来历是一段美丽的凄美的爱情故事。据《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死于苍梧,葬在江南的九疑山。《水经注•湘水》等又先后将故事发展成为娥皇、女英,因为追星舜帝,溺于湘水之中,这样就给原来的传说加深了爱情与悲剧的色彩。后世人们更将湘竹上面的斑斑点点,想象成为二妃远望苍梧,临江恸哭的泪痕。古代当地人民由于同情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的不幸遭遇,给她们修了这座祠庙。但这首词与凄美的爱情无关,只是表达一种随与而安的人生哲学。
    上片写行船遇风受阻,停船在江上的所见与感受。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开头两句,写风浪未起时的景色。“一船秋色”由作者的感受着笔,勾勒出时令特征,引人遐想。作者环顾四周,山色浓郁苍劲,万物生机勃勃,红黄艳丽,硕果累累;“十里湖光”写出湖面宽广坦荡。这两个对偶句用“满载”和“平铺”相对,将湖光和山色一并画出,前句说美丽的秋景尽收眼底;后句说无风时湖水平稳,远远望去,就象“平铺”在那儿。美丽的秋景倒映在平静的湖面上,水光山色,交相辉映,平铺十里之外,真令人心旷神怡,人如在画中。此二句纯属写景,而作者欣悦之情尽在其中,即所谓景中有情。
  “波神”二句采用拟人的手法,水神有意留住我观看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色,放起鱼鳞般的波纹。这时写的天气乍变微风初起时的湖上景色。按照当时作者已经耽搁了几日的情形来看,当时的风浪应该很大。这时有经验的船工势必要抛锚停舟,采取应急措施,因为这霞光辉映,“鳞鳞细浪”过后,将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写的“浊浪排空”、“樯倾楫摧”的恶劣天气。这两句以幽默的手法写航船遇风受阻被迫停泊的情景,反衬出作者此时的心境十分安闲自在。用“斜阳”点明时间是傍晚,以“细浪”说明风波骤起,真可谓“五岭逶迤腾细浪”,真是妙笔。 
    下片写停船后作者的心里活动。“明日风回更好”,写他期待风向回转,天气变好。“今宵露宿何妨?”“何妨”,犹言“有什么关系呢”,虽然他期待着美好的明天,但对今天的“露宿”表现出依然的乐观。“水晶宫里奏霓裳”,“水晶宫”,俗谓“龙宫”;“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描写唐玄宗向往神仙而去月宫见到仙女的神话,其舞、其乐、其服饰都著力描绘虚无缥缈的仙境和舞姿婆娑的仙女形象,是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是中国音乐舞蹈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作者听到阵阵波涛声,奇特的想象油然而生,把水声比喻作龙宫的音乐,实在是奇妙。龙宫既然奏起了欢庆之乐,明日准是好天气,船可以正常前进,“准拟岳阳楼上”,尾句设想,明天准能在岳阳楼上欣赏洞庭湖的美景胜状。
    本词写航船遇风受阻的情景,写景、抒情,乃至对“明日”的设想,着笔轻松,无半点沮丧之处。全词语言浅易而意境幽雅,读来只觉作者对山水无限热爱,却不见船遇逆风受阻的懊恼,让人想起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豪迈胸怀和苏轼《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达观心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99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诗经名言名句

    诗经名言名句   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3、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31
  • 木兰诗作者简介

    木兰诗作者简介   导语:我相信中学生的同学们对这首文言文在熟悉不过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本文,小编整理了有关木兰诗作者简介及木兰诗原文翻译赏析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7
  • 《谪岭南道中作》阅读答案及赏析

    谪岭南道中作 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枕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台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乌啼。 [注]李德裕(787&…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56
  • 李端《江上别柳中庸》阅读答案赏析

    江上别柳中庸① 李端 秦人江上见,握手便沾衣。 近日相知少,往年亲故稀。 远游何处去,旧业几时归。 更向巴陵宿,堪闻雁北飞。 注释:①柳中庸:河东(战国时属秦地)人,李端诗友。此诗…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29
  • 王安石《北陂杏花》苏轼《东栏梨花》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北陂杏花 【北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 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 绝胜南陌碾成尘。 东栏梨花 【北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 人生…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40
  • 叶梦得《点绛唇·乙卯登绝顶小亭》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注】高宗朝,叶梦得任建康知…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5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