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宣远《并州路》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并州路
李宣远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
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1)“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一联,描写了什么时间的景象?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的?
(2)使征人“垂泪”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3)请赏析诗的结句“烽火起云间”的妙处。 
参考答案
(1)傍晚。“吹角”是从听觉角度描写,“射雕还”是从视觉角度描写。
(2)黄叶飘零,秋景令人感伤;孤城吹角,戍边生活凄凉;牛羊下山,引发征人乡思。
(3)垂泪之时,烽烟忽起,形象地写出了边塞战事残酷;以景结情,含蓄蕴藉,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同情。(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翻译
秋日黄昏下的并州路,黄色的榆树叶落在敌人占领的城关上(故:消失的,以前的,在这里引申为被敌人占领的)。被敌人包围的孤城才刚结束吹号角的声音,几个人就骑着马射雕回来了。大军的军帐跟临水遥相对应,牛羊从那上面下来(自:从某地方,在这里不是自己的意思)。在外征战的人正在落泪,烽火就在不远的地方开始了。

简析:
本诗为边塞题材的五言律诗。

内容:
“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描写了傍晚时间的景象,“吹角”是从听觉角度描写的。“射雕还”是从视觉角度描写的。
征人“垂泪”的原因是因为黄叶飘零,秋景令人感伤;孤城吹角,戍边生活凄凉;牛羊下山,引发征人乡思。
“烽火起云间”:垂泪之时,烽烟忽起,形象地写出了边塞战事残酷;以景结情,含蓄蕴藉,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同情。

作者:李宣远 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溧阳(今湖南澧县)人。唐德宗贞元间,登进士第,与兄李宣古俱以诗名。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11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吴大有《点绛唇·送李琴泉》阅读答案及赏析

    点绛唇·送李琴泉 吴大有 江上旗亭,送君还是逢君处。 酒阑呼渡。云压沙鸥暮。 漠漠萧萧,香冻梨花雨。 添愁绪。断肠柔橹。相逐寒潮去。 注释: 1. 旗亭:即酒楼; 2…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37
  • 以下何人凭口才说动马超投降刘备?

    以下何人凭口才说动马超投降刘备? A.李严 B.李恢 C.谯周 D.秦宓 正确答案:B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64
  • 苏轼题西林壁古诗

    苏轼题西林壁古诗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苏轼题西林壁古诗…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23
  •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阅读答案及赏析

    子夜吴歌 · 秋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注: 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41
  • 韩愈《送桂州严大夫》阅读答案

    送桂州严大夫 韩愈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柑。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暇骖。 注 ①桂州:即今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自古有&…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46
  • 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阅读答案附赏析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