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 谢薖《鹊桥仙》阅读答案及赏析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
谢薖
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

[注]①锦楼:乞巧节时,当时富贵人家在庭中所结的彩楼。
(1)这两首词的最后两句都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2分)
(2)请说明两首词中都用到了什么典故,并分析两位作者用此典故的不同用意。(5分)

参考答案
(1)议论
(2)都用了牛郎织女的典故。 秦词中用牛女的典故,与固求朝夕相伴的世俗小儿女情态形成对比,凸显了牛郎织女之间因真诚相爱而能经得起长久分离的时间考验的可贵;谢词中用此典,意在以天上爱情的美满反衬人间自身爱情的不幸,银河里不起风浪,牛郎织女的爱情,历千万年而至永恒,而诗人身边,佳人早逝,七夕之间孤清一人,令人弥觉人间的不美满。

赏析:
《鹊桥仙·纤云弄巧》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这是一曲纯情的爱情颂歌,上片写牛郎织女聚会,下片写他们的离别。全词哀乐交织,熔抒情与议论于一炉,融天上人间为一体,优美的形象与深沉的感情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地讴歌了美好的爱情。此词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尤其是末二句,使词的思想境界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成为词中警句。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成为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它们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这样上、下片同样结构,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这种正确的恋爱观,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了古代同类作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这首词的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句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跃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鹊桥仙·月胧星淡》,是由北宋著名诗人、词人谢薖所写的一首词作。此词为一首咏七夕的词作,七夕是我国古代因牛郎织女的神话而设立之佳节,古代文人咏叹七夕之作多描写男女伤别、儿女恩爱,然而此词未入此窠臼,此词未多言男女伤别、儿女恩爱,却通过写天上、人间的对比,借以描绘人间的不平和书写出世之路的艰险。上阙起笔,作者将写作目标定于天上,渲染出七夕之日的气氛,继而落笔眼前,写出“野人家”的山野风景。下阙起笔,作者以问句为首,忽然转笔言它,进而直言其写作意图,写出了“人间平地亦崎岖”之语,将词作境界骤提。
而这首七夕词,写的天上宫阙和人间村荒野户的形象对比。而且通过对比,发出了震撼人心的慨叹。别是一番立意和独特构思!“人间平地亦崎岖,”这振荡时代的强音,发自一个封建时代的词家之口,实是难能可贵!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15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木兰诗的改写

    木兰诗的改写   导语:遵循木兰诗的原文,再进行加工改写,肯定能出现不错的效果,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400字的木兰诗改写,欢迎参考!   【篇一:木兰诗的改写】   夜,静静的,柔…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0
  • 皇甫松《梦江南》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梦江南 唐•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注】①兰烬:烛火的灰烬。 ②暗红蕉:谓更深烛尽,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 ③萧萧:…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6
  • “为臣逼兮命不久,大势去兮空泪潸”这首歌词是何人所作?

    “为臣逼兮命不久,大势去兮空泪潸”这首歌词是何人所作? A.少帝 B.唐妃 C.何太后 D.以上均错 正确答案:A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68
  • 魏禧《登雨花台》阅读答案

    登雨花台 魏禧① 生平四十老柴荆②,此日麻鞋拜故京。 谁使山河全破碎?可堪翦伐到园陵③! 牛羊践履多新草,冠盖④雍容半旧卿。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生。 注:①魏禧:生于明末…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8
  • 李煜《渡中江望石城泣下》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李煜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1)&…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4
  • 周在《闺怨》阅读答案赏析

    闺怨 【明】周在 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 应是子规啼不到,故乡虽好不思归。 1、诗的一、二两句表达了闺中少妇怎样的情感?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诗的三、…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