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①
苏轼
春牛春杖②,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苏轼谪居海南岛儋耳(今儋县)时。②古时立春日习俗,耕夫持犁杖鞭打耕牛,谓之“打春”。下阕“春幡”,指旗帜;春胜,剪纸图案,以示迎春。
1.从诗词体裁角度看,“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中“减字木兰花”是。(1分)
2.对本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便丐春工”,乞得春神之力。诗人将春神人格化,天人相知,浪漫亲切。
  B.“春幡”立于田头,“春胜”遍于街肆,似见千人万人喜庆春天的到来。
  C.“一阵春风吹酒醒”,诗人无法感受故乡“打春”的欢娱,借酒浇愁亦不失豪放。
  D.以海南不得见的雪花比拟海南的杨花,为他乡“不似天涯”作了精妙的诠解。  
3.《文心雕龙》中认为“同字相犯”是败笔,而苏轼的这首《减字木兰花》全篇共44个字,仅“春”字就出现7次。请简评这样用字的效果。(4分)
  
参考答案

1.(1分)词牌
2.(3分)C(实写海南春日景象,并非回忆故乡;全词气氛欢快,无愁苦之情。)
3.(4分)不仅增加了词句的音韵旋律美,而且主旨得到强调和渲染。(1分)全词八句,共用七个“春”字(其中两个是“春风”),有的一句两个,有的一句一个,有三句不用,错落有致。(1分)描绘了春回大地,海南岛上,一派庆春备耕的欢快景象。(2分)

翻译
春牛春杖表达出迎春之意,无限春风从海上吹来。乞求春神造化万物之工,把桃花染得如同血肉之色一般红艳。
春幡春胜肆意飞舞,一阵春风吹醒了我的酒醉。海南的春景与中原景色不同,立春时卷起的杨絮好似雪花飘洒。

赏析:
《减字木兰花·已卯儋耳春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这首词是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一首咏春词。作者以欢快的笔触描写海南绚丽的春光,寄托了他随遇而安的达观思想。
这是一首礼赞海南春天的词。在词史上也是第一首写海南之春的赞歌。词中欢快地描绘了春回大地,海南岛上,一派庆春备耕的景象。这首词是一副工仗的春联词。用词写春词,在词史上这是第一篇。
此词上、下片句式全同,而且每一片首句,都从立春的习俗发端。古时立春日,“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兆民,即百姓)”(《后汉书·礼仪志上》)。春牛即泥牛。春杖指耕夫持犁仗侍立;后亦有“打春”之俗,由人扮“勾芒神”,鞭打土牛。春幡,即“青幡”,指旗帜。春胜,一种剪纸,剪成图案或文字,又称剪胜、彩胜,也是表示迎春之意。而两片的第二句都是写“春风”。上片曰:“无限春风来海上”。作者《儋耳》诗也说:“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风从海上来,不仅写出地处海岛的特点,而且境界壮阔,令人胸襟为之一舒。下片曰:“一阵春风吹酒醒”,点明迎春仪式的宴席上春酒醉人,兴致勃发,情趣浓郁。两处写“春风”都有力地强化全词欢快的基调。接着上、下片对应着力写景。上片写桃花,下片写杨花,红白相衬,分外妖娆。写桃花句,大意是乞得春神之力,把桃花染得如同血肉之色一般。丐,乞求。这里把春神人格化,见出造物主孳乳人间万物的亲切之情。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句,是全词点睛之笔。海南地暖,其时已见杨花;而中原,燕到春分前后始至,与杨柳飞花约略同时。作者用海南所无的雪花来比拟海南早见的杨花,谓海南跟中原景色略同,于是发出”不似天涯“的感叹。
此词礼赞海南之春,古代诗词题材中有开拓意义。同时词又表达作者旷达之怀,对我国旧时代知识分子影响深远。这是苏轼此词高出常人的地方。这首词大量使用同字。把同一个字重复地间隔使用,有的修辞学书上称为“类字”。本来,遣词造句一般要避免重复。《文心雕龙·练字第三十九》提出的四项练字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权重出”,以“同字相犯”为戒。但是,作者偏偏利用“同字”,结果反取得异样的艺术效果,不但音调增加美听,而且主旨得到强调和渲染。这又是苏词高出他人之处。全词八句,共用七个“春”字(其中两个是“春风”),但不平均配置,有的一句两个,有的一句一个,有三句不用,显得错落有致;而不用“春”字之句,如“染得桃红似肉红”,“卷起杨花似雪花”,却分别用了两个“红”字,两个“花”字。事实上,作者也许并非有意要作如此复杂的变化,他只是为海南春色所感发,一气贯注地写下这首词,因而自然真切,朴实感人,而无丝毫玩弄技巧之弊。这也是苏词不同流俗的地方。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20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木兰诗主旨句

    木兰诗主旨句   义教初二册课本认为《木兰诗》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木兰诗主旨句,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因此把全…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7
  • 袁绍“四世三公”出身,东汉时的“三公”是指除外以下哪项?

    袁绍“四世三公”出身,东汉时的“三公”是指除外以下哪项? A.司马 B.司空 C.司徒 D.太尉 正确答案:A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49
  • 王昌龄《从军行其一》《从军行其五》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第五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 从军…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2
  • 木兰诗对偶的句子是哪几句

    木兰诗对偶的句子是哪几句   【文章导读】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 木兰诗对偶的句子是哪几句 ,供你参考和借鉴。  …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51
  • 黄庭坚《陈氏园咏竹》阅读答案

    陈氏园咏竹 黄庭坚 不问主人来看竹,小溪风物似家林。 春供馈妇①几番笋,夏与行人百亩阴。 直气虽冲云汉上,高材终恐斧斤寻。 截竿可举北溟②钓,欲赠溪翁谁姓任③。  &nb…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8
  • 唐诗宋词手抄报内容:李白的生平

    唐诗宋词手抄报内容:李白的生平   导读: 唐诗宋词手抄报 说到中国五千年历史,我们不由想到唐朝;说到唐朝,除了贞观之治外,估计我们接触最多的还是唐诗;说到唐诗,必须说到李白&#8…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5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