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其一》阅读答案附赏析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其一)
[宋] 苏轼
野水参差落涨痕, 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 家在江南黄叶村。

(1)诗歌中有两个词语都点明了秋景,且前后相应,构成了秋象,这两个词语是       和          。
(2)首二句为我们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3)请说说三四两句在本诗中的作用。
(4)诗歌中哪几个意象点明李世南所画为秋景?(3分)
(5)题画诗内容丰富,或评论绘画的艺术价值而抒发审美观感,或借画抒怀寄寓家国身世之感,或分析画风而议论画理等。请赏析此诗的后两句。

答案:
(1)疏林  黄叶村
(2)一片萧疏的水乡深秋景象  
(3)读后引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在景物中融入人情,赋予画幅以悠然无尽的情味,似与舟中人浩然长往,心情无限畅适。
(4)落涨痕、疏林、黄叶
(5)诗人通过设问形式,想象那条小舟一桨一桨地划向何处去?应是归去江南的黄叶村吧。使静态的画面充满动感,引发读者情思,也丰富了画面的意趣。(手法各1分,效果各1分)

赏析:
题咏诗的着眼处在于水面及其近岸的林木,从而呈现出一片清疏旷远之景。
诗中写的画景是一幅“水乡秋色”,或可称作“水乡秋意”。首二句给读者展示一片萧疏的水乡深秋景象。把“野水”和三四两句联系来看,画中的水面是很远阔的。首二句所写是近处的岸边景象。“参差”是不整齐之意,这里是形容水和岸相接处的形象。由于深秋水落,岸边突出许多干地,同时水也停留在一些曲折处,于是水岸边呈现出参差之状,夏季烟水弥漫时这一切都是不存在的。下面继以“落涨痕”,表明秋水下落后旧日水涨淹没的岸边河床又都呈露出来了。这句展现出的是一派湾荒水涸的景象。次句写岸边景物。“疏林”点明秋景,与末句“黄叶村”前后相应,构成秋象。首句所写的水岸也可认为是冬天的景象,而“疏林”既别于木叶尽脱,更不同于枝叶浓密,只能是袅袅秋风中的树林。“疏林”下接以“欹倒”,使形象丰富多姿,更富画意。“出霜根”生于“落涨痕”,涨痕退落后霜根露出,一“落”一“出”,上下相应。“落涨痕”与“出霜根”,在“疏林”的映照下,具有浓厚的深秋意味。
三四两句,再在展向远方的画笔疏淡处着眼,逗出人情。这两句展现的画面是,一舟棹向远方,尽处林木数点。面对这令人心神旷远的自然境界,于是诗人问道:那条小舟一桨一桨地划向何处啊?应是归去江南的黄叶村吧!诗人发挥自己的想象,于景物中融入人情,如同幕后隐语,启示读者,赋予画幅以悠然无尽的情味。

此诗前二句着重以浓笔勾勒景物,给人以亲切的时节风物之感;后二句在用淡墨略加点染之际,凭虚发挥想象,表现情调悠扬、才气横溢的情感。全诗情调高远,意趣丰富,神思驰骋,翻空出奇,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两首诗想象丰富,虚实结合,表现了画景以外的景和趣。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22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木兰诗的形近字

    木兰诗的形近字   本诗为北朝民歌,刚健清新,表现了古代北方人民英武豪迈的气概。它成功地运用了对偶和排比等修辞方祛,使得全诗气势雄浑,而又易记、易诵。习诵时,要注意体会它的`民歌特…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8
  • 郑域《昭君怨》阅读答案及解析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词的是通过哪些方面描写梅花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5分) 【…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44
  • 意境类古诗试题解答技巧及练习答案

    意境类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2、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44
  • 欧阳修《玉楼春·题上林后亭》阅读答案

    玉楼春·题上林后亭 欧阳修 风迟日媚烟光好。绿树依依芳意早。年华容易即凋零,春色只宜长恨少。 池塘隐隐惊雷晓。柳眼未开梅萼小。樽前贪爱物华新,不道物新人渐老。 1、简…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24
  • 诗经凯风赏析

    诗经凯风赏析   【作品介绍】   《凯风》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历来说法不一。《毛诗序》说:“《凯风》,美孝子也。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2
  • 李清照《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菩萨蛮 李清照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注】这首词写于作者南渡后的最初几年。 (1)分析词…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