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言文教学改革论文

浅析文言文教学改革论文

  现在的语文教学过程比较枯燥,形式也较单调,特别是在文言文教学上,致使学生对语文提不起学习兴趣,认为教师只知道让他们背背背,浅析文言文教学改革——《成语故事学习》案例分析。教师也感到只是凭借以往的传统的教学手法去教导学生,只会走进一条死胡同。那么,如何把语文教学开展得多姿多彩,富有生气呢?

  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也不断深入,主体教育应运而生。主体教育的主要理念是:确立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人的主体性,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能力,使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够得到和谐发展。"互动式"教学模式正是致力于构建师生、生生、教师与媒介、学生与媒介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新形式,它所体现的不只是形式的改变,更是观念的更新,是一种创新性教学过程。

  从教学论的角度说,教学是教与学相统一的过程,既有教师的教的活动,又有学生的`学的活动,还有师生交往的活动;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互动、互为的交往关系。学生是构成教学活动的根本因素,是教学活动的必要对象和发展的直接指向对象。教学的所有要素都涉及到学生这一主体,教学质量成果也是从学生的身上体现出来。因此,学生的主体性是课堂教学必须关注的问题,课堂教学决不能是教师“唱独脚戏”或“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也不能是“你问我答”式单向知识传授,而应是学生主动参与(行为上、思维上)的“互动式”教学。

  从信息理论的角度说,课堂教学就是信息的输入、接收加工、存储创新、输出的过程,教育论文《浅析文言文教学改革——《成语故事学习》案例分析》。如果学生被动接受,就会影响接收加工的质量;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就谈不上创新与信息的输出。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师生都具双重身份,既是信息的输入者,又是信息的接收者。只有师生共同参与,才能使信息更好地流通。

  从教学最佳结合说角度看,教师的教只有与学生的学和谐统一,才能发挥教学的最佳效果,最终实现“不教”“会学”。教与学和谐统一的前提就是师生均主动参与,合作学习。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52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描写惊蛰的古诗

      导语:惊蛰春暖,祝福心暖。愿你桃花红、事业红,今后步步是高升;梨花白、皮肤白,身材苗条健康在;黄莺鸣、声望鸣,一鸣惊人大功成;燕飞来、好运来,事事如意心花开。接下来是小编整理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29
  • 《岳阳楼记》原文及欣赏

    《岳阳楼记》原文及欣赏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以下是小编跟大家分享《岳阳楼记》原文及欣赏,希望对大…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29
  • 菩萨蛮 叶衍兰

             甲午感事,与节庵同作(其一)     &n…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57
  • 管仲破厚葬 译文注释翻译及阅读答案

    管仲破厚葬 原文: 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材木尽于棺椁。齐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3
  • 邓牧《雪窦游志》

    原文:水益涩,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53
  • 《杂说》文言文训练题及答案

    《杂说》文言文训练题及答案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