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驼破瓮文言文阅读

杀驼破瓮文言文阅读

  【前言】

  曩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患之。有一老父来语之曰: 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 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注释】

  1.曩:从前,以往。

  2.先:先前。

  3.瓮:一种口小腹大的盛器。

  4.食:偷吃。

  5. 首:头。

  6. 既:已经。

  7.患之:认为。省略句,应为 以之为患 。

  8.语:对 说。

  9.即:就。

  10.依:依照,按照。

  11.其:那个。

  12.用:采纳。

  13.首不得出:表示情况允许,有 能够 , 可以 的意思。

  14.之: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这里指那个既杀死了骆驼,又打破了瓮的人。

  15.女:通 汝 ,你。

  16.复:又。

  17.老父:老人。

  18.患:担忧。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先前把粮食存放到了瓮中。一头骆驼偷吃了瓮中的粮食,结果头被卡在里面出不来了。因为骆驼的头出不来,这个人就为此事发愁。有一个老人来到见了就说: 你不要发愁,我教你一个能让骆驼头出来的方法。你把骆驼的头斩断,自然就能够出来了。 这个人听了随即就采纳了老人的意见,用刀把骆驼头斩断了。已经杀死了骆驼,进而又要把瓮打破才能取出粮食。这样行事的蠢人,被后人所耻笑。

  【赏析】

  选自《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高僧伽腽肭从修罗藏十二部经中抄录出譬喻,集为一部,共一的搜房的肯定死寓言譬喻故事演述大乘佛法的佛教文学作品,是佛教典籍中较为特别的一种。《百喻经》中的故事诙谐风趣,含义广博深刻,很受中国人民的喜爱,因而流传极为广泛。

  本书为第五世纪印度僧伽斯那所集。书末有作者的.后记六颂。颂后记云: 尊者僧伽斯那造作《痴花鬘》竟。 《痴花鬘》当是本书的原名。宋元明藏本第一喻前有序品三百余字,说佛在王舍城鹊封竹园,为异学梵志五百人说此经,与僧伽斯那跋颂不符,显然是后人所加。本书的写成正是印度寓言文学的盛时,也是有名的《五卷书》(婆罗门学者所撰用来教授贵族子弟的一部梵文寓言集)流行的时代,可谓应时之作,但在印度,直到现在没有发现它的梵本。

  本书译者求那毗地,中印度人,是僧伽斯那的弟子。聪慧强记,能诵大小乘经十余万言。僧伽斯那所集百喻,他悉皆诵习,并深明其意义旨趣。他于南齐建元初(479)来建业,住毗离耶寺,永明十年(492)九月十日译出此书,同时并译出《须达长者经》及《十二因缘经》各一卷,后于建业止观寺摄受徒众,甚为有名,中兴二年(502)寂于止观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64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教方法介绍

    文言文教方法介绍   文言文教学如果只重视文言字词句而弱化理解课文内容,忽视篇章结构,必将导致知识点零散,难成体系,进而使学生记忆不深。文言文教学只有把文言字词句的学习和理解课文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49
  • 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50
  • 朝三暮四文言文附翻译

    朝三暮四文言文附翻译   导语:学习文言文,就要会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对于考试,文言文的翻译既是重要的语言综合训练,又是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文言文知识的重要标志。文言文的翻译虽…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48
  • 清平乐 陈维崧

             夜饮友人别馆,听年少弹三弦(其二)    &nbsp…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80
  • 杨生之狗文言文翻译

    杨生之狗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古传承至今,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了。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杨生之狗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杨生畜一犬,甚愛之,行止…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135
  • “迎风骚屑千家竹,隔水悠扬午夜钟”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迎风骚屑千家竹,隔水悠扬午夜钟。”这两句是说,千家翠竹迎风发出飒飒之声,悠扬的午夜钟声,隔水传来,显出这夜间的景象别具韵味。诗句烘托出夜别的独特景象。 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