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应考策略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应考策略

  纵观近年来中考试题,不难发现文言文阅读题具有以下特点:

  一、所选语段多以课内的基本篇目为阅读材料;课外阅读多选浅显易懂的且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文章作为阅读材料。课内外兼顾,注重考查阅读迁移能力。

  二、考查的知识比较全面,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常用的实词,理解句子的大意。2、文学常识,主要是材料作者的名字和所处年代。3、对于整篇文章所蕴含的思想观点和感情的理解,即中心思想。一些展示个性的开放性试题也已出现,我们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考前练兵复习有法

  文言文阅读多选课内的基本篇目为阅读材料,因而最可靠的是扎扎实实地掌握课文内容,特别要注重考前复习方法的选择。建议同学们复习应做到:

  眼中有文,分类归纳

  进入综合复习阶段,很有必要对常考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以便宏观地,全面地、具体地掌握知识。首先要学会梳理知识。初中四年学了不少知识,知识是具有系统性的,梳理知识结构是较好的复习方法之一。

  (一)实词实词中常考的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类活用等。以《桃花源记》为例:

  1.通假字。“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的“要”通“邀”,是“邀请”的意思。

  2.一词多义。“处处志之”的“志”意为“做了标记”;“寻向所志”的“志”意为“做下的标记”。

  3.古今异义。“阡陌交通”中的“交通”,古义指“交错相通”,现在是“交通运输”的意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指“离开”,现在是“男方的配偶”的意思。

  4.词性活用。如“复前行,欲穷其林”中的“穷”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走尽的意思。“渔人甚异之”中的’“异”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为异。

  当然归纳时不—定局限于某一篇课文,在复习时遇到新的解释不妨就记录下来。

  (二)虚词文言虚词数量少,但使用频率高,用法也比较复杂。在中考试题中,文言虚词一般不作为测试重点,只要求考生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进行区别,以有助于理解文言语句。复习时应注意归纳常用虚词“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等的一般用法,并为它们的每一种用法列举二三个典型例句。以“之”为例:

  1.作代词,代指人、事、物。

  肉食者谋之:代指迎战齐国一事。(《曹刿论战》)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指这篇。(《捕蛇者说》)

  2.作助词,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表修饰限制关系,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作“的”。

  永州之野产异蛇。(《捕蛇者说》)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目的是突出谓语,可不译。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3)作为宾语前置或宾语后置的标志,都不译。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陋室铭》)

  马之千里者宾语后置的标志(《马说》)

  (4)放在句末,调整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3.作动词,充当谓语,作到、往的意思。

  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74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九思

    朝代:两汉 作者:王逸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逢尤  悲兮愁,哀兮忧!  天生我兮当闇时,被诼谮兮虚获尤。  心烦憒兮意无聊,严载驾兮出戏游。  周八极兮历九州,求轩辕兮索重华。 …

    古诗文 2020年3月5日
    774
  • 文言文三峡试题及答案

    文言文三峡试题及答案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8
  • 文言文描写品性的词语解析

    文言文描写品性的词语解析   1.正面品行   1聪、慧、敏、颖:聪明,有才智   2耿介:正直;孤高,不趋时。   3鲠直:直爽,正直(义同:耿直梗直)   4刚毅:刚强、果断。…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7
  • 文言文教学模式新尝试

    文言文教学模式新尝试   按照惯例,文言文需要精讲,教师总是对重点字词的详细提示,以逐字逐句的串讲进行微言大意的剖析。即便是自读,老师也是小心翼翼的扶着走。拿到文章,教师是一个中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5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及译文

       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23
  • “耿弇字伯昭,扶风茂陵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耿弇字伯昭,扶风茂陵人也。父况,以明经为郎。弇少好学,习父业。常见郡尉试骑士,建旗鼓,肄驰射,由是好将帅之事。及王莽败,更始立,诸将略地者,前后多擅威权,辄改易守、令。况自以莽之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