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梦溪笔谈》

文言文《梦溪笔谈》

  一、作者、作品:

  选自《梦溪笔谈》

  二、文体:

  说明文

  三、内容分析:

  以虫治虫

  1.《以虫治虫》选自《梦溪笔谈》卷二十四《杂志》,文章记叙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从而使农作物获得丰收的事例,说明开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是促进农业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全文共70字,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说明虫害发生的年代、季节和范围。

  一个“方”字,显示虫害的紧迫,治虫实为当务之急。

  第二层:写子方虫的天敌应运而生,灭尽子方虫,庄稼因此获得大丰收。

  “忽”字表明事出意外。害虫天敌的出现是自然界生态平衡现象,虽然在当时人们对此现象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但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接着介绍子方虫的天敌:“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这是写它的外貌特征,突出“有钳”,因为这是它消灭子方虫的有力武器。“千万蔽地”,说明为数众多。

  当它遇见子方虫时“以钳搏之,悉为两段”,说明它剿灭害虫时威力无比。

  “旬日子方皆尽”,说明剿灭害虫极为迅速,干净彻底。

  “岁以大穰”,一个“以”字强调了“大穰”的’取得完全是由于天敌彻底消灭了子方虫,这就突出了“以虫治虫”的成功。

  这里启示我们:如何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充分发挥某些农作物害虫天敌的作用,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

  第三层:说明天敌的出现并非偶然现象,而是“旧曾有之”。篇末点出“傍不肯”的名称,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梵天寺木塔

  《梵天寺木塔》选自《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本文记述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实钉”来加强结构整体性以解决木塔稳定问题的生动事例,说明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全文分三层。

  第一层,讲建塔过程中关于塔身不稳定问题,工匠们的认识和实践都未能解决。

  这里首先交代建塔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以一个“患”字,突出了“塔动”这一主要问题。塔“动如初”,说明了建筑工匠未能解决这一主要问题,因为“塔动”的关键不在于“未布瓦”。

  第二层,写喻皓采用“布板”“实钉”的办法,解决了“塔动”的问题。

  “无可奈何”一词道出了大家对解决“塔动”这一难题无计可施,反衬了喻皓很轻易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突出喻皓技术之高。

  “密使”“贻以金钗”,写出了匠师为解决“塔动”问题,费尽心机,从侧面反映出在当时解决“塔动”问题之难。对这一难题,一个“笑”字写出喻皓的神态,突出了他解决这一问题的轻松。“此易耳”短短三个字,体现了他胸有成竹,技艺高超。

  “如其言,塔遂定”,一笔带过,用事实说明了喻皓的技艺高超。

  第三层,解释“塔定”的原因,并写了众人对此事的反应。

  “人皆伏其精练”,从侧面再次突出了喻皓在建筑方面的高明。

  学习难点:

  1.《梦溪笔谈》这部中国文化史上的综合性的笔记体巨著,总结了北宋以前自然科学所达到的高度成就。课文所选的两则,《以虫治虫》反映的是农业生产上的生物防治。这种防治方法就是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这种方法不仅是促进农业增产的有效措施,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这种防治方法不仅在古代有效,今天也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第二则《梵天寺木塔》记述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解决高层建筑木塔不稳定的过程,反映了我国古代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所达到的高水平。

  2.《梦溪笔谈》两则,文字简洁生动。《以虫治虫》只用了70个字就记述了“傍不肯”在子方虫危害秋田作物时应运而生,迅速彻底地消灭了虫害,保证了农业大丰收的情况。《梵天寺木塔》仅用130个字就清楚地记述了喻皓解决“塔动”问题的经过,传神地描写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准确地解释了木塔稳定的原因。

  3.详略得当是这两则短文又一特点。《以虫治虫》介绍子方虫的天敌比较详细,介绍了“傍不肯”的外貌特征,数量之多,剿灭子方虫的情况,而介绍子方虫为害则一笔带过,这样就突出了“以虫治虫”这一中心。《梵天寺木塔》记叙喻皓的语言较详,因为这最能体现他技艺的高超。对“塔遂定”的原因也写得较详,因为这是木塔稳定的科学原理,有必要交代清楚。匠师按喻皓指点实施,不是本文的重点,则以“如其言”三字一笔带过。这样安排详略,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78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虞舜者,名日重华”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虞舜者,名日重华。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 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後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   舜,冀州之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8
  • 张母计氏文言文及答案

    张母计氏文言文及答案   回答问题   张母计氏   宋张浚母计氏。子幼时,即教以父之言行。后浚以秦桧误国日甚,欲力争以悟君心。念母年高,言之必致祸,忧之,体为之瘠①。母怪问,以实…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6
  • 《宋史·吕公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吕公著字晦叔,幼嗜学,至忘寝食。恩补奉礼郎,登进士第。神宗立,召为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司马光以论事罢中丞,还经幄。公著封还其命曰:“…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134
  • 《五柳先生传》文言文翻译

    《五柳先生传》文言文翻译   导语:《五柳先生传》通过对五柳先生这一假想人物的描述来用以自况的文章,抒发了陶渊明的志趣。下面是文言文的译文欢迎参考!   五柳先生传   魏晋:陶渊…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33
  • 初一语文文言文专练

    初一语文文言文专练   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编辑了初一语文暑假作业:文言文专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论语〉十二章》   (一).理解填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36
  • 《欧阳询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人。父纥,陈广州刺史,以谋反诛。询当从坐,匿而免。江总以故人子,私养之。貌寝侻,敏悟绝人。总教以书记,每读辄数行同尽,遂博贯经史。仕隋,为太常博士。高祖微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