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塞上听吹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1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比较两首边塞诗的思想感情。 
(2)比较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1)高诗通过“雪净”、“月明”等景,表现将士归来、胡马北去的和平宁谧;写笛声,表现盛唐豪情和些许怀乡之情。       李诗通过“似雪沙”“如霜月”,表现边塞环境的险恶和景象的荒寒;写笛声,表现怀乡的迷惘和悲凉。
(2)高诗妙用通感,将《梅花落》笛曲的听觉转化为梅花飘落的视觉,边地无梅引发故乡梅联想。
      李诗恰切比喻,“沙似雪”、“月如霜”,写出边塞环境的险恶和荒寒。

二:
1、这两首诗都是边塞诗,都写月夜闻笛,感情基调有何异同?(5分)
2、两首诗的结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 ① 两首诗都表达了征人思乡的感情。(1分)  ②  高诗写冰雪消融,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意境澄澈壮阔,感情哀而不伤(乐观开朗)(2分)。  ③ 李诗写月
如秋霜,充满寒意,夜风送来呜咽的芦笛声,意境寒冷凄清(愁惨),感情悲凉哀怨。(2分)
2、 ① 高诗寓情于景(1分),由听到的《梅花落》的乐曲想象故乡的梅花四处飘散,一夜之中洒满关山的情景,从而让读者感受到诗中寄寓的思乡的感情;(2分)    
② 李诗直接抒情(1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望乡”直接点明思乡之情。
  (2分)  或:李诗叙事抒情,通过叙写征人望乡,表现思乡之情。(2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546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谈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论文

    谈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论文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本文试从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激发兴趣,改进教法,科学训练等方面,谈谈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的认识。   【关…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29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  不要在分手时,像儿女那样悲伤得泪湿佩巾。   [出自]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35
  • 《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翻译赏析

      《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作者为宋朝诗人周邦彦。其古诗全文如下:   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当时,小…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6
  • 祝英台近·北固亭

    朝代:宋代 作者:岳珂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澹烟横,层雾敛。胜概分雄占。月下鸣榔,风急怒涛飐。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正霜鬓、秋风尘染。 漫登览。极目万里沙场,事业频看剑。古往今…

    古诗文 2020年5月30日
    1.1K
  • 《孔子家语本姓解》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孔子家语本姓解》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孔子之先,宋之後也,微子啟帝乙之元子,紂之庶兄,以圻內諸侯入為王卿士.微國名,子爵.初武王克殷,封紂之子武庚於朝歌,使奉湯祀.武王崩而與管蔡…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8
  •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日:“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