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宝《柳枝词》韦庄《古离别》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甲)  柳枝词
(宋)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  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  载将离恨过江南。

(乙)古离别 
(唐)韦庄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  断肠春色在江南。
〖注释〗①毵毵:柳叶纷披下垂的样子。②不那:同“不奈”,即无奈。
1.对这两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诗中写“亭亭画舸”,(乙)诗中写“柳毵毵”,都是借乐景写哀情。
B.(甲)诗第三句感伤哀愁;(乙)诗第三句却刚健有力,一洗伤感情绪,体现了唐人的豪放气度。
C.(甲)(乙)两诗首句都写到了柳,(甲)诗为暗写,(乙)诗为明写。
D.两首诗都写到“酒半酣”,都写出了离别者于半醉半醒之间体味到的别情的无奈。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别鉴赏(甲)诗的第三、第四句。(4分)

参考答案
1.(2分)B
2.(4分)(甲)诗第三句虚实相生,明写自然界的风波,又暗示人生的风雨。(2分)第四句化无形为有形,“离恨”可用船载,具体形象地表达离别之愁。(2分)

对比赏析
《柳枝词》是北宋郑文宝所创作。诗词是写离恨,用了反衬手法,“画舸”“春潭”等美景寄寓离别时的不舍。同时,诗人还描绘了一个生活画面:“酒半酣”酒只半酣,船却起锚,多么的不舍和无奈啊!三四句,字面上是说行人“不管烟波与风雨”,依然远去,实际上是借对友人的毫无道理的埋怨进一步抒发自己依依不舍的真挚情谊。

韦庄这首《古离别》,跳出了这种常见的比拟,用优美动人的景色来反衬离愁别绪,却又获得和谐统一的效果第一首:春日的美景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心灵的愉悦,可是对离别的人来说,这样的美景却使人产生一种无奈。韦庄的《古别离》写的正是这种无奈。
    诗的第一、二句写眼前离别时的情景。春光明艳,晴空上飘浮着一层淡淡的烟云,在柳枝披拂的大道口,正举行着一场送别的酒宴。无奈分别在即,愁肠百结,这酒也喝得不畅快。第三、四句继而写想象中离别后对江南春景的感受。“更”与前面的“不那”构成了递进关系,加重了离别时内心的感伤之情。离人举起华贵的马鞭指向他此行将往的远方—江南。想到此去江南,那里草长莺飞,桃红柳绿,春色更美。只是良辰美景难有人与之共享,因此江南春色愈美愈增加人的愁苦,使人痛断肚肠。
    这首诗虚实相生,成功地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把离人的悲苦之情表达得含蓄而婉转。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552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李清照写在秋天的诗词,美到极致!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重阳佳节,夜半微凉,薄雾愁云…

    2022年10月8日
    78
  • “林茂鸟有归,水深鱼知聚。”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林茂鸟有归,水深鱼知聚。”这两句是说庞德公在鹿门山隐居的幽美环境:林木茂密,鸟儿喜悦,栖居有依;潭水深邃,鱼儿欢乐,畅游有所。遣词准确,描绘细腻,对仗工整…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84
  • 文言文练习答案及翻译

      太学李月生,升宇翁之次子也。翁最富,以缸贮金,里人称之“八缸”。翁寝疾,呼子分金:兄八之,弟二之。月生觖望。翁曰:“我非偏有爱憎,藏有窖银,必待无多人时,方以畀汝,勿急也。”过…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37
  • 《崇胜寺后,有竹千余竿,独一根秀出,人呼为竹尊者,因赋诗》

    惠 洪 高节长身老不枯, 平生风骨自清癯。 爱君修竹为尊者, 却笑寒松作大夫。 未见同参木上座, 空余听法石於菟。 戏将秋色分斋钵, 抹月批风得饱无? 惠洪,俗姓彭,字觉范,是北宋…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3
  • 世无良猫

    朝代:清代 作者:乐钧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某恶鼠,破家求良猫。厌以腥膏,眠以毡罽。猫既饱且安,率不食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某恐,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是无猫…

    古诗文 2020年3月4日
    540
  • 文言文《元史列传第十二》阅读试题及译文

    文言文《元史列传第十二》阅读试题及译文   原文   高智耀,字显达,世仕夏国。曾祖逸,夏大都督府尹;祖良惠,右丞相。智耀登进士第,夏亡,隐贺兰山。太宗访求河西故家子孙之贤者,众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