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载《到家作四首(其二)》阅读答案

到家作四首(其二)
钱载
久失东墙绿萼梅,西墙双桂一风摧。
儿时我母教儿地,母若知儿望母来。
三十四年何罪限,百千万念不如灰。
曝檐旧袄犹藏箧,明日焚黄②只益哀。

注释:
①此诗作于清乾隆三十九年,诗人回京时顺道回乡。此时距诗人母亲去世已三十四年,诗人自身也六十八岁。
②焚黄,指焚烧用黄纸缮写的追赠母亲的诰命文书。
(1)颔联二句“儿”“母”等字反复出现,却不觉单调枯燥,为什么?
(2)昔人评说此诗“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真是血性所发”,你赞同这样的评价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因为这是诗人的至情流露(1分),身处母亲昔年教养之所,念及与母亲大人永隔,诗人不禁悲从中来(1分)。悲情至极,声声唤母,只有如此反复呼唤,才能表达诗人难报母亲养育之恩的悲痛心情。(1分)
(2)赞同(1分)。诗人作此诗时,已是六十八岁的老翁,母亲也逝世三十四年,但母亲的养育之恩,诗人时时不能忘怀(2分)。无论是初到家时的睹物思人,还是念及母恩时的声声呼唤,也无论是自责无限的灰心,还是遥想来日祭母时的哀痛,笼罩其间的始终是诗人那一股因与母亲永隔,自己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的椎心泣血的痛苦(2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553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掩耳盗铃》课文译文及注释

    《掩耳盗铃》课文译文及注释   因为古时候的钟和铃都是乐器,所以掩耳盗钟后来逐渐变成了掩耳盗铃,后人用掩耳盗铃这一成语比喻自欺欺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掩耳盗铃》课文译文及注释,希望…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8
  • 《新唐书•高崇文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高崇文,字崇文。其先自渤海徙幽州,七世不异居。开元中,再表其闾。贞元中,从韩全义镇长武城,治军有声。累官金吾将军。吐蕃三万寇宁州,崇文率兵三千往救,战佛堂原,大破之,封渤海郡王。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3
  •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导语: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①高中…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0
  • 登黄鹤楼原文、翻译及评析

         《登黄鹤楼》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35
  • 《书边事》译文及赏析

      《书边事》   唐代: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书边事》译文   清秋…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29
  • 飞花令—含有“花”字的古诗句

    “飞花令”是雅令中的一种,最基本的飞花令诗句中必须含有“花”字,且对“花”字出现的位置有严格的要求。 1.忽…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