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钧《云州秋望》阅读答案及赏析

云州秋望
屈大钧
白草黄羊外,空闻觱篥哀。
遥寻苏武庙,不上李陵台。
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
关前无数柳,一夜落龙堆③。
【注】①屈大钧(1630-1696年),明末清初诗人。②觱篥:一种少数民族乐器。③龙堆:泛指西北边疆戈壁沙漠。
(1)结合全诗,谈谈你对三、四两句的理解。(4分)
(2)简要赏析本诗的最后两句。(4分)
参考答案
(1)“遥寻”一句体现了作者对守节不降的苏武的崇敬,(1分)“不上”一句则体现了他对叛国变节的李陵的鄙夷。(1分)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的追求。(2分)
(2)作者描写柳树叶落的景象,体现节令特征,(1分)照应题目,营造了凄凉残败的意境;(1分)以景结情(或“借景抒情”),(1分)表达了内心不可遏抑的悲愤与无尽的伤感。(1分)

二:
1.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诗歌的颔联所运用的手法及其所起的作用。
2.结合诗歌的三、四联分析“一夜落龙堆”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
1.诗歌的颔联主要运用了用典的手法。这两句就游踪言志,敬重汉代出使匈奴、持节不屈之苏武,鄙视降志屈节之李陵,表现了诗人坚贞不屈的顽强斗争精神。
2.诗人首先在颈联中联想到群鹰随风而动,万马驰骋,携压城乌云而至,最后笔触落在关河两岸的柳树一夜尽落关外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决心奋起反抗、誓将满清王朝驱赶到遥远的塞外的志向。
(主观题意对即可)

赏析:
《云州秋望》是清代诗人屈大均的诗作。清康熙七年(1668)秋,屈大均携妻王华姜北出雁门,来到云州。诗人在西北已留居三年,奔走联络,毫无结果,但他的豪情壮志并未稍衰。塞外雄奇壮丽的风光,激起了昂扬的诗情,于是诗人便写下这首诗。诗的颔联运用了用典的手法,就游踪言志,敬重汉代出使匈奴、持节不屈之苏武,鄙视降志屈节之李陵,表现了诗人坚贞不屈的顽强斗争精神;颈联中联想到群鹰随风而动,万马驰骋,携压城乌云而至,最后笔触落在关河两岸的柳树一夜尽落关外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决心奋起反抗、誓将满清王朝驱赶到遥远的塞外的志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561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三月曲水宴得烟字古诗原文

      彭泽官初去,河阳赋始传。田园归旧国,诗酒间长筵。   列室窥丹洞,分楼瞰紫烟。萦回亘津渡,出没控郊鄽。   凤琴调上客,龙辔俨群仙。松石偏宜古,藤萝不记年。   重檐交密树,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46
  • 文言文知识讲解及练习

    文言文知识讲解及练习   崔景拜师   余始识景于京师,与为友,景以兄事余。既数岁,已而北面承贽,请为弟子。余愧谢,不获。且曰:“之从先生,非发策决科之谓也。先生不为世俗之文,又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2
  • “裴蕴,河东闻喜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裴蕴,河东闻喜人也,在陈时仕兴宁令度天下将归隋遂阴奉表于高祖请为内应及陈平超授仪同历三州刺史俱有能名。大业初,考绩连最。炀帝闻其善政,征为太常少卿。 初,遣牛弘定乐,蕴揣知帝意,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9
  • 木兰诗翻译及原文注释赏析

    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翻译及原文赏析 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6
  • 渔家傲(其一) 卢象升

            搔首问天摩巨阙,平生有恨何时雪?天柱孤危疑欲折①!空有舌,悲来独洒忧时血。  画角一…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63
  • 《资治通鉴》的文言文阅读训练和答案

    《资治通鉴》的文言文阅读训练和答案   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10分)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②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2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