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文言文中词的含义

掌握文言文中词的含义

  诉讼及刑罚是中国古代官员极重要的工作内容。一般地说,只有中央政府设置有专门的司法机构,如隋唐时期形成了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的三权分立式的司法审判制度。不过地方行政机关同时也是司法机关,行政长官往往还兼着公检法的全部工作。在尔虞我诈风云变幻的时代,他们自己也常常官司缠身。所以,相关词语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高频词。

  与诉讼和刑罚有关的词语有案、狱具、系狱、收、牵累、录、执、大辟、坐、诛、族灭、贷等。如:

  楚材闻之泣下,即入奏,请禁州郡,囚当大辟者必待报,违者罪死,于是贪暴之风稍戢。(《元史·耶律楚材传》)(译文:楚材听后流下了眼泪,随即向太祖启奏,请求向各州郡发布禁令,囚犯应处死刑的,必须等上级批准,违反者处以死罪,于是贪暴的风气有所收敛)

  即贷而后闻。(《新唐书》)(译文:赦免了他们,然后报告太宗。贷,饶恕)

  (徐)有功故出反囚,罪不当赦,请推按(通案,查办,核实)其罪。则天虽不许系(拘囚)问,然竟坐(获罪)免官。(《旧唐书·列传三十五》)

  尝于县南郭凤埭(地名)助人引船,遇有斗者为吏所录(抓捕),斗者逃散,唯原平(人名)独往,吏执以送县。(《南史·郭世通传》)

  中国古代对官员的选拔和考核也有较为完备的一套制度,称之为铨选制和考绩制。有关的词语也成了我们关注的对象。

  如:而翁长铨。(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铨是根据资格条件选授官职的意思。相关的词语还有:铨除(量才授官)、铨考(考量选用)、铨序(按照官吏的才能功绩,确定官位的等级升降)、铨授(量才授官)、铨补(考量才能以补官职)等。

  中国古代深受儒教影响的士子认为不仕无义,相当多的知识分子都可能千方百计去求官。隋以后,还可参加科考得官。这一部分高频词有干、干谒、中第、及第、落第等。如:

  司马郎中王缮,潍州人,治三传《春秋》,中第(科考及第),再调沂州录事参军。(《宋书·王缮传》)

  某贫不济,以干(求取)于公。(《宋书·王缮传》)

  在中国,以孝治天下源远流长。孝有时往往凌驾于忠之上。表现在替父母守孝一事上正是如此。不管你多么留恋那个职位,也不管这官有多大,遇父母丧,必须弃职守孝。所以,丁艰丁忧屡屡出现于正史之中。

  丁忧,指遭逢父母的丧事,也称丁艰。古礼,父母死,子女得在家守丧三年,不出让,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母丧称丁内艰,父丧称丁外艰。

  例:始为谢玄参军,为玄所遇,丁忧去职。(《晋书·袁悦之传》)

  (王)蓝田于会稽丁艰,停山阴治丧(《世说新语·仇隙》)

  官员年老体衰,也要离休或是病退,由自己提出,叫乞身乞骸乞骸骨。

  如:恩荣已极,功业已成,寻合乞骸,保全余齿。(《旧唐书·郭子仪传》)

  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卒伍。(《史记·项羽本纪》)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0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一钱太守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一钱太守》是有关东汉刘宠的一篇文言文。以下是一钱太守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欢迎阅读。 文言文   刘宠(1)任会稽太守,除(2)苛政,禁非法,郡中大治(3)。朝廷征为将作大匠。山…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79
  • 虞溥传文言文翻译

    虞溥传文言文翻译   虞溥西晋教育家,强调学习与教育对人品形成作用。主张广立学校,认为学校乃是学子“大成之业,立德之基”。接下来小编搜集了虞溥传文言文翻译,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58
  • 咏牡丹

    朝代:宋代 作者:陈与义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531
  •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的意思及鉴赏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这几句诗通过诗人之感受,描绘唐朝乃金城千里,天府之国,首都长安皇宫雄伟壮观,帝王高高在上,威严无比。反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115
  • 《北齐书•樊逊传》“樊逊,字孝谦”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樊逊,字孝谦。河东北猗人也。逊少学,常为兄仲优饶。既而自责曰:“名为人弟,独受安逸,可不愧于心乎?”欲同勤事业。母冯氏谓之曰:“汝欲谨小行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1
  • 《元史·张雄飞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元史·张雄飞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张雄飞,字鹏举,琅琊临沂人。至元二年,廉希宪荐之于世祖,召见,陈当世之务,世祖大说。授同知平阳路转运司事,搜挟蠹弊,悉除之。帝问…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