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虚词用法资料

文言文的虚词用法资料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苏洵《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司马迁《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贾谊《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司马迁《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蒲松龄《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20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君子之学美其身

      《君子之学美其身》出自(《荀子·劝学篇》。   【文言文】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0
  • 中考备战:文言文通假字的

    中考备战:文言文通假字的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 女:通“汝”,你。知:通“…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6
  • 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梳理

    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梳理   每一年的中考语文文言文考试总会有一道题是关于文言通假字的`。这一道题所占分数为2~4分不等。像这种“死知识”希望同学们都可以拿到手。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会…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1
  • 海市蜃楼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海市蜃楼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原文】   尝读《汉书·天文志》,载“海旁蜃气像楼台①”,初未之信。庚寅②季春,余避寇海滨。一日饭午,家僮走报怪事,曰:“海中忽涌数山,皆昔未尝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52
  • 文言文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文言文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右骁卫大将军①长孙顺德②受人馈绢。事觉,太宗曰:顺德果能有益国家,朕与之共府库耳,何止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廷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61
  • 送僧归日本全诗意思及解析_唐代钱起

    《送僧归日本》由唐代钱起所创作。以下是送僧归日本全诗意思及解析,欢迎阅读。 全诗原文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