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勤学》文言文学习

《司马光勤学》文言文学习

  【原文】

  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

  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既:已。

  俟能讽诵乃已,俟:等到。 讽诵:背诵。

  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强志:记得牢。

  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患:担心。

  【参考译文】

  司马光是宋哲宗时期的宰相,曾经主编《资治通鉴》,是当时的名臣。他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他却独自苦读,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他自己说: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时间长了,就读遍了古籍,见多识广,记忆牢固,他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启示】

  勤劳、勤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说的是大诗人李白,少时浪荡,无所用心,戏游河边,巧遇老太婆铁杵磨针,而得到的启事,他从此发奋苦读勤学,终于功成名就。 锥刺股是先秦纵横家苏秦好学的’故事。苏秦为吸取广博知识,夜以继日发奋苦读,当困乏时,以锥子刺腿,用来振奋精神,坚持学习。司马光的警枕说的是他从睡眠中挤出更多时间读书,自己设计了一个用木头削成圆形的枕头,只要一翻身,枕头就会滚开,头就会撞到床板上,人就会惊醒。他一生勤奋好学,编纂了我国最重要的历史典籍之一的《资治通鉴》,这本书包容了1300余年的史实,价值非凡。三上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充分利用时间的一种学习方法,乃马上、枕上、厕上,争分夺秒,积少成多,终于在文学方面作出了重大建树。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都说明勤学的道理。

  中华民族以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以吃苦耐劳着称于世。如张衡发明的地动仪,马钧发明的翻车,李春建造的赵州桥,黄道婆改良纺织工具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的生动例子。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27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全词翻译赏析

    “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意思就是南方的老朋友啊,人生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发愁,我还是省点心别去惦记你好了。当然,这是在说反话,实质上的意思是:南方的老…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9
  • 徐再思《梧叶儿·春思二首》翻译赏析

      梧叶儿·春思二首   徐再思   芳草思南浦,行云梦楚阳,流水恨潇湘。花底春莺燕,钗头金凤凰,被面绣鸳鸯:是几等儿眠思梦想!   鸦鬓春云亸,象梳秋月攲,弯镜晓妆迟。香渍青螺黛…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0
  • 向子諲《洞仙歌中秋》原文及赏析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净。   何处飞来大明镜?   谁道斫却桂,应更光辉?   无遗照,泻出山河倒影。   人犹苦馀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   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37
  • 论毅力_梁启超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论毅力_梁启超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上学的时候,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文言文吧?其实,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而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为了帮助更多人学习…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71
  • 富人之子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富人之子   宋代:苏轼   齐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   一日,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其家?”   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181
  • 复多尔衮书文言文原文翻译

      大明国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顿首谨启大清国摄政王殿下:   南中向接好音,法随遣使问讯吴大将军,未敢遽通左右,非委隆谊于草莽也,诚以大夫无私交,《春秋》之义。今倥偬之际…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