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知识点

文言文知识点

  想要学好语文,就要喜欢甚至热爱它,编辑了六年级语文《文言文两则》知识点,欢迎阅读!

  1、背诵课文,默写。

  2、知识点: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学弈》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这个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以及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时告诉我们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和学无止境的道理。

  3、注释

  (1)字、词:

  弈:下棋。通国:全国。诲:教导。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鸿鹄:天鹅。援:引,拉。俱:一起。

  弗:不。矣:了。为:因为。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文中几个“之”的意思

  辩斗:辩论,争论。以:认为。去:离。

  日中:正午。及:到。

  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

  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意思是天气很热。汤:热水。

  决:判断。孰:谁。汝:你。

  (2)句子: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译)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孰为汝多知乎?

  (译)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3)译文:

  《学弈》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引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学生不如前一个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两小儿辩日》

  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要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语文成绩的提高有所帮助。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33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螳螂捕蝉文言文寓意

    螳螂捕蝉文言文寓意 《说苑・正谏》云:“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 后以“螳螂捕蝉”比喻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古诗文 2022年5月20日
    118
  • “李崧,深州饶阳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崧,深州饶阳人也。崧幼聪敏,能文章,为镇州参军。唐魏王继岌为兴圣宫使,领镇州节度使。继岌与郭崇韬伐蜀,以崧掌书记。继岌已破蜀,刘皇后聪谗者言,阴遣人之蜀,教继岌杀崇韬,人情不安。…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2
  • 《溪中月下寄杨子尉封亮》原文及翻译

      溪中月下寄杨子尉封亮   作者:唐·李益   蘅若夺幽色,衔思恍无悰。   宵长霜雾多,岁晏淮海风。   团团山中月,三五离夕同。   露凝朱弦绝,觞至兰玉空。   清光液流波…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37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翻译与赏析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译文]    多情人自古就为离别忧伤,更何况在那深秋清冷的晚上。 &nbs…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69
  • 王十朋《咏柳》阅读答案

    咏柳 王十朋 东君于此最钟情,妆点村村入画屏。 向我无言眉自展,与人非故眼犹青。 萦牵别恨丝千尺,断送春光絮一亭。 叶底黄鹂音更好,隔溪烟雨醉时听。 1、本诗颔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98
  •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全词翻译赏析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的诗意:整个春天,如梦的细雨经常飘洒在圣女祠瓦檐;从早到晚,轻柔的灵风无力吹动祠中的旗幡。 出自李商隐《重过圣女祠》 重过…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