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的文言文读解理论

中考语文的文言文读解理论

  一是翻译类。此类题解答思路是:

  (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

  (2)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留、删、补、换、调、变。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

  (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3)还可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4)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倒装、一词多义等特殊现象。(5)若直译不通,则用意译。须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

  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二是启示类。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

  第二、文言文课内、课外语段的对比阅读分析

  近几年中考文言文部分多以这种题型为主,课内语段比较简单,课外语段基本遵

  循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的规律。相信新课程下的文言文考察会越来越灵活,有两点设想:一、重对语段的整体把握,题型如用语段中的原话回答问题等;重文言知识的拓展延伸,如2002年中考《出师表》语段问题:先帝、后主分别指的是谁?这是典型的文史题,以此相类似的题目有很多,如事件归结、人物故事、后人评述等,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文言阅读量和基本的理解能力。

  第三、要识记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般以文后研讨与练习中的解词题为基准来复习,考试时看清题目的要求,问什么答什么,不写错别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33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李孝光《大龙湫记》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大龙湫记   【元】李孝光   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苦雨积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心掉。望见西北立…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66
  • 贺新凉(赠送行诸客)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暮雨初收霁。凭阑干、一江新绿,远山凝翠。漠漠春阴添客思,怅望天涯无际。又猛省、平生行止。楚尾吴头多少恨,付吟边、醉里消磨矣。浮世事,只…

    古诗文 2020年5月23日
    602
  • 有关描写思乡之情的诗句集锦鉴赏

    有关描写思乡之情的诗句集锦鉴赏 寄托思乡之情的诗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87
  • 九日闲居·并序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567
  • 相见欢·花前顾影粼

    朝代:清代 作者:毛奇龄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花前顾影粼粼。水中人。水面残花片片绕人身。私自整,红斜领,茜儿巾。却讶领间巾里刺花新。

    古诗文 2020年3月25日
    789
  • 纳兰性德《青衫湿悼亡》古诗翻译赏析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   【译文】 当年与你欣赏美景,如今却丧失了,辜负了往日的一片深情。   【出自】 清朝 纳兰性德 《青衫湿·悼亡》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6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