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语音和文字

文言文中的语音和文字

  文言文的语音部分,除了多音字的辨析之外,还包括异读字的问题。文言文异读字有三种情况:破音异读、通假异读和古音异读。

  所读破音异读,传统上又叫读破。它是采用改变字(词)通常读音的方法来表示该字(词)词性和意义的’改变。例如:失时不雨,民且狼顾。(贾谊《论积贮疏》)在这一句中,否定制词不修饰雨,可知这个雨字已经不再是名词了,而活用为动词,作下雨讲。所以,在习惯上把它读作y,以表示和作名词的雨的区别。

  所谓通假异读,是指在通假现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读音去读。例如:子曰:学耐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这里的说是悦的通假字,因此,就应该读成它所通的悦字音yuè , 而不能再读它的本音shu了。

  所谓古音异读,是指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我、器物名、姓氏等,因其专有,就有了固定性,从而保留发古音。例如: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木兰诗》)此句中可汗是对我国北方部族首领的称呼,应读为kè hán,而不要读为kê hàn。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语言的约定俗成性,有些古音,在流传过程中逐渐被废除了,并得到了大家人认可。如叶公好龙的叶是姓,古音读shè,由于大多数人都把它读作yè, 现在已经读为yè了。作为地名和姓氏的费,古音读bì,但现在人们都把它读作fèi。对于这类字,要根据普通话审音委员会编的《普通话异读审音表》的规定,凡是时令废除古音的字,一律要读今音。

  以上说的文言文的三种异读字和我们通常说的多音字多义字是有区别的。多音多义字的音和义在千百年来早已完全固定下来,为大家认可,并经常运用,而这里所说的异读,则只表示在具体的文言环境中,某个字音、义的变化,因此,切勿把它与我们现在多音多义字混为一谈。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39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试题及答案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r…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113
  • 苞枿苞枿薱矣的翻译赏析

      《苞枿·苞枿薱矣》作者为唐朝诗人柳宗元。其古诗全文如下:   苞枿薱矣,惟根之蟠。   弥巴蔽荆,负南极以安。   冃我旧梁氏,缉绥艰难。   江汉之阻,都邑固以完。   圣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23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阅读答案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1
  • 《夜捣衣·收锦字》翻译赏析

      《夜捣衣·收锦字》作者为宋朝诗人贺铸。其古诗全文如下:   收锦字,下鸳机。净拂床砧夜捣衣。   马上少年今健否,过瓜时见雁南归。   【前言】   《夜捣衣·收锦字》是北宋著…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2
  • 论诗三十首·其六

    朝代: 作者:元好问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古诗文 2020年3月3日
    639
  • 苛政猛于虎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孔子过泰山侧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

    古诗文 2020年3月5日
    58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