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作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1.诗人坐在衙署书房里卧在撞上休息,这是窗外清风阵阵,丛竹萧萧,呻吟呜咽;自然界中的风竹声和民间的“疾苦声”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是什么使诗人产生了这样的联想?
2.诗的最后一句“一枝一叶总关情”中的“一枝一叶”运用的是怎样的必须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是诗人时刻在惦记着百姓安危冷暖的体恤民情那颗赤子之心。
2.运用的是双关的手法,“一枝一叶”既指衙署书房窗外的竹子的枝叶,也暗指那些正在饱受风雨饥渴的百姓的啼饥号寒声。表达的是诗人虽然只是一个左右不了大局的“些小州县吏”但却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郑燮(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燮"读音ㄒㄧㄝˋ,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苏兴化大垛人,祖籍苏州,清朝官员、学者、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

释义:卧在衙门的书斋里静听着竹叶沙沙地响动,总感觉是民间百姓呼饥号苦的喊声。在州县里像我们这些地位卑下的小官吏,民间每一件小事如同画上每一条枝叶总牵动着自己的感情。

赏析: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乾隆十一、二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一二两句托物取喻。第一句“衙斋卧听萧萧竹”,写的是作者在衙署书房里躺卧休息,这时听到窗外阵阵清风吹动着竹子,萧萧丛竹,声音呜咽,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第二句“疑是民间疾苦声”,是作者由凄寒的竹子声音产生的联想。作者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好像是饥寒交迫中挣扎的老百姓的呜咽之声,充分体现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三、四两句畅述胸怀。第三句“些小吾曹州县吏”,既是写自己,又是写包括,可见为民解忧的应该是所有的“父母官”,这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第四句“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句诗既照应了风竹画和诗题,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老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父母官”们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呀!郑板桥的这首题画诗,由风吹竹摇之声而联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的关注和同情,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对劳动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确实是十分可贵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4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诗词鉴赏之思想情感专项10题练习及答案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20
  • 古代诗歌常见的十四种题材分类鉴赏

    古代诗歌常见的十四种题材分类 1.思乡怀人诗 思乡指客居在外的人思念家乡亲人,怀人指怀念异地的亲朋好友,思妇闺情诗也在此外。常用艺术手法有借物抒情、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虚实结合、细…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5
  • 周邦彦《一落索》阅读答案及赏析

    一落索 周邦彦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1.请结合词句,分析词中的人物形象。(4分) 2…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6
  • 木兰诗翻译

    木兰诗翻译   木兰诗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叹息声唧唧又唧唧,木兰对着门织布。听不到织布机的响声,只听到木兰的一阵阵叹息声。   问木兰想的是什么,问木兰思念的是什么,女儿没有…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5
  • 钱起《谒许由庙》阅读答案

    谒许由庙 钱起①。 故向箕山访许由,林泉物外自清幽。 松上挂②瓢枝几变,石间洗耳③水空流。 绿苔唯见遮三径,青史空传谢九州。 缅想古人增叹惜,飒然云树满岩秋。 【注】①钱起虽为天宝…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26
  • 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 答:景物:江、鸟、山、花.特点:碧绿、洁白、青葱、火…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