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如梦令
秦观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注:
①玉笙:笙这种乐器的美称,喻珍贵的管乐器。
②《小梅》:乐曲名。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1.分析末句“瘦”在词中的妙处?(3分)
2.本词前两句与后面几句,在情感上有何变化?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人与绿杨俱瘦”用了拟人手法,一个“瘦”字,写出了主人与绿杨的消瘦与憔悴,人物因伤春而瘦,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伤春忧思哀伤之情。
2.前二句直笔写春,写莺歌啄花,写燕翔点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三、四句却转作悲苦语,一个“冷”字,一个“寒”字,一个“瘦”字,表达了伤春凄冷之情。由赏春到伤春的变化。本词用了反衬的手法,从愉快之景象叙起,乃欲反衬其心境之愈为悲苦。表达了词人借春光盛衰之过程,展示流转在节序交替中的伤春念远之感,因伤春而引发怀人之悲苦与忧伤之情。

译文:
黄莺用嘴衔过的花更加红润,燕子用尾点扫的水波泛起绿色的涟漪。天寒手冷,玉笙冰凉,但吹笙的人却亢奋地吹起《小梅花》曲子,声音宏亮悠扬, 响彻天空,听者都感到激越、雄浑,春意盎然。人们都说,照这样吹,这样吹吠下去,一定会让人和绿杨都会变得潇洒清秀。

赏析:
《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是北宋词人秦观所作的词,这首词诸本题作“春景”。乃因伤春而作怀人之思。
这是一首春日怀人之作。眼前莺嘴啄花,燕尾剪波的春光春色,触动了怀人的心绪。“小梅”一曲,传出了绵绵相思之情。这首词构思新颖,轻柔典雅,工丽含蓄。
首二句直笔写春。莺歌燕舞,花红水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三、四句却转作悲苦语。化用李璟《山花子》“小楼吹彻玉笙寒”句。春光明媚,本应产生舒适欢畅之感受,而女主人公何以有这般与外界景物格格不入的忧伤情绪?“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是为点题之笔。柳絮杨花,标志着春色渐老,春光即逝。同时也是作为别情相思的艺术载体。飞絮蒙蒙,是那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念人之情。因为有那刻骨深情的相思,所以忧思约带、腰肢瘦损。“人与绿杨俱瘦。”以生动的形象表达感情,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意自在其中。直让人想象到一幅花落絮飞,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56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对木兰诗主题的认识

    对木兰诗主题的认识   导语:关于对木兰诗主题的认识,《木兰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地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木…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5
  • 白居易《寒闺怨》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寒闺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注】  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3
  • 秦湛《卜算子·春情》阅读答案及赏析

    卜算子·春情 秦湛 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极目烟中百尺楼,人在楼中否? 四和①袅金凫,双陆②思纤手。拟倩东风浣此情,情更浓于酒。 注:①四和:香名,亦称四和香。②双…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7
  • 孔尚任《甲午元旦》阅读答案及赏析

    甲午元旦①  孔尚任 萧疏自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乾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抉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4
  • 咏史怀古诗的特点与鉴赏

    咏史怀古诗 后代作家临古迹、思古人、叹古事,因现实的原因或借古讽今、或因古抒怀、或感慨今昔。 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或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或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43
  • 国学作品诗经中的经典诗句

    国学作品诗经中的经典诗句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国学作品诗经中的经典诗句,欢迎阅读。   国学…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