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 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怀渑池寄子瞻兄
苏辙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怀渑池寄子瞻兄》是北宋苏辙所作,描述了诗人路过河南渑池回想起当初与兄长苏轼访僧留题之事,抒发了与兄长依依惜别的难舍之情。
注:①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1056年,苏氏兄弟赴京应试,“过宿县中寺舍,题老僧奉闲之壁。”1061年,苏轼苏辙均制科入第。是年11月,苏轼赴任陕西,苏辙别后想到兄必经渑池,于是作诗寄兄。苏轼和诗作答。②苏辙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后因考中进士,未到任。③蹇(jiǎn):跛脚。

①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辙首联饱含与兄长依依惜别的难舍之情,“怕”字更道出一种无奈之感。
B.“人生”两句写出苏轼看到鸿雁飞过,踏过雪泥留下足迹,不由感慨万千。
C.苏轼以“新塔”“坏壁”回应弟弟“旧宿僧房”的回忆,应和其怀旧之情。
D.苏轼最后以往事作结,提醒弟弟回忆当年入京时旅途中的艰难,含意丰富。

②苏轼和诗,由“雪泥”得“雪泥鸿爪”佳境新意,苏轼诗“雪泥鸿爪”蕴含着怎样的新意?请比较两首诗,具体说明。(4分)
【参考答案】
①(3分)B
②苏辙诗“雪泥”只是写旅途泥泞,暗含人生道路艰难之意。而苏轼诗则以“雪泥鸿爪”写鸿雁来去无定,偶然踏在雪泥上的指爪痕迹容易消失的情景,道出对人生偶然无定、命运难测的思考。其中既有人生来去无定,如梦如寄,令人怅惘的思绪,也有豁然旷达,客观看待人生无常的思考。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70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古代诗歌鉴赏题之表现手法详解

    古代诗歌鉴赏题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描写手法主要有: 1.情景交融:间接而含蓄,景色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情感…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26
  • 王和卿《拨不断.大鱼》阅读答案及赏析

    双调·拨不断·大鱼 元·王和卿 胜神鳌,夯风涛,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万里夕阳锦背高,翻身犹恨东洋小。太公怎钓? 【注】神鳌:传说中海上的神…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56
  • 葛胜仲《点绛唇·县斋愁坐作》阅读答案及赏析

    点绛唇•县斋愁坐作 葛胜仲 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 [注] 公元1108年(宋徽宗大观二年…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9
  • 诗经读书心得

    诗经读书心得   导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诗经读书心得,欢迎借鉴!   马克思指出:“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下,耸立着…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6
  • 薛宝钗初来贾府住在哪里?

    薛宝钗初来贾府住在哪里? A、梨香院 B、蘅芜苑 C、暖香坞 D、紫菱洲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95
  • 张养浩《黄州道中》阅读答案

    黄州道中① 张养浩② 濯足常思万里流,几年尘迹意悠悠。 闲云一片不成雨,黄叶满城都是秋。 落日断鸿天外路,西风长笛水边楼. 梦回已悟人间世,犹向邯郸③话旧游。 〔注〕①黄州,地名,…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