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润州二首其一》阅读答案及赏析

润州二首(其一)
杜牧
向吴亭东千里秋, 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无马迹, 绿水桥边多酒楼。
大抵南朝皆旷达, 可怜东晋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 一笛闻吹出塞愁。

注释:
⑴润州:今江苏省镇江。
⑵向吴亭:在润州丹阳县南。
⑶大抵:大略。
⑷可怜:可羡慕。这两句说东晋、南朝士人最为旷达风流。

1.诗歌首句中“千里秋”三字用语奇绝,请赏析其妙处。(4分)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参考答案
1.(1)点明游览时节在深秋;(2分)“千里”两字,既写出了江南秋色广阔无边的景象,又暗含诗人登高望远的意思。(2分)
2.诗人用对比手法,(1分)将古寺里青苔满阶砌、庭院荒芜萧条与小桥下绿水潺潺流动,泗楼盛景如旧相对照,联想前代人事,吊物怀古,表达了世事小伙子桑的感慨。(3分)

赏析:
这是杜牧游览江南时写的诗。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向吴亭在丹阳县南面。
  首句起势弘远。诗人登上向吴亭,极目东望,茫茫千里,一片清秋景色,给人一种极恍惚无际的感觉。诗人的万端思绪,便由登览而触引,大有纷至沓来之势。诗从眼前的景色写起,再一笔宕开,思忆起昔年游览的情形。“放歌”二字可见当年酣舞狂歌的赏心乐事,如今旧地重游,正逢惹愁的爽秋季节,神往之中隐含着往事不再的悲凉。一景一情,写诗人初上亭来的所见、所感,并点出时间、地点、事由。
  颔联没有续写昔年游览的光景,而是以不尽尽之,把思路从昔年拉回到眼前,承首句写诗人下亭游览时所见的景物。润州系东晋、南朝时的重镇,也是当时士人们嬉游的繁华都会。“青苔”二句,一写先朝遗寺的荒凉清冷,一写河边酒楼盛景依然,对仗工整。从写法上看,本来是寺里长满青苔,桥下荡漾绿水,诗人却故意颠倒语序,把鲜明的色彩放在句头,突出一衰一盛的对比,形象地反映了润州一带风物人情的沧桑变迁,这就为下一联抒发思古之情创造了条件。
  颈联再转,让思路从眼前出发,漫游时空,飞跃到前代。诗人由眼前的遗寺想到东晋、南朝,又由酒楼想到曾在这里嬉游过的先朝士人,巧妙地借先朝士人的生活情事而感慨。东晋、南朝的士人,旷达风流曾为一时美谈,可是他们在历史的舞台上都不过是匆匆过客,只留下虚名为后人所倾羡。中间两联由览物而思古,充满着物在人空的无限哀惋之情。
  诗人似乎长时间地沉浸在遐想中,直到日落月出,江面传来一声愁笛,才把他从沉思中唤醒。诗用“月明”表明时间的推移,以见沉思之久。“更想”的“更”字,则有无限低徊往复多情之意。然而这一联的佳处,更在其意境的深远。秋夜月明,清冷凄迷,忽然传来《出塞》曲的悲怨笛声,又给诗增添了一层苍凉哀怨的气氛。诗人由笛声而更想到东晋“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的吹笛好手桓伊,他要借桓伊的笛声来传达心中的无限哀愁。丰富的想象,把时隔数百载的人事联系起来,使历史与现实,今人与古人,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情事,在时空上融为一体。因此,诗虽将无穷思绪以一“愁”字了结,却给人以跌宕回环、悠悠不已之感。
  这首诗所抒发的,不过是封建知识分子因不得志所产生的人生无常虚幻的悲叹,但在艺术上独具特色。诗忽而往古,忽而现在,忽而为一己哀愁,忽而为千古情事,忽而熔二者于一炉;挥洒自如,放纵不羁,在时空上和感情的表达上跳跃性极大。前人评杜牧的诗“气俊思活”,于此可见一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72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辛弃疾《江郎山和韵》阅读答案

    江郎山和韵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 ①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 ②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 ③千寻…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8
  • 管鉴《醉落魄 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棠作》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醉落魄 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棠作 管鉴 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以吹愁却? 注释…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30
  • 全有拼音的木兰诗

    全有拼音的木兰诗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据其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所撰的《古今乐录》,可证其产生之时代不晚于陈。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全有拼音的木兰诗,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2
  • 木兰诗以兔为喻为什么

    木兰诗以兔为喻为什么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2
  • 欧阳修《采桑子》其二与其四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欧阳修《采桑子》两首词,回答问题。 其二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其四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7
  • 杜甫《月》阅读答案及解析

    月 (唐)杜甫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 注:杜甫晚年滞留夔州(现四川奉节)西阁,此诗就是在那里写的。…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