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思及赏析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出自屈原《九歌·湘夫人》,这两句大意: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融情入景,以景染情;秋水的绝唱 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
秋风瑟瑟,似乎凉意渗透心间;落叶纷纷,犹如一颗沉重的心渐渐下沉;微波荡漾,犹若“心波”起伏。湘君面对这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心事茫然,愁绪四溢。情与景,水乳交融,写景如画,仿佛一幅秋风图,湘湖洞庭秋景如在目前,作者妙在以可见之水波、木叶,写出不可见之袅袅秋风,写风而有画意。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
这种写法启发了无数的后来人,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等等。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写景名句,特色鲜明。
秋风荡水波,秋风扫落叶,落叶随水波,水波飘落叶,三者紧密相连,境界自然天成,道是无情却有情,构成一幅完整的动态的连贯的图画。画面的每个环节当中,又都包含着无限的愁情思绪,表现出湘君焦急等待的心情。艺术手法: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这一凄清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渲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秋风、木叶也就成了表达失落、惆怅之情的最敏感且最富表现力的词汇,同时也成为最能唤起人们悲愁情感的自然景观。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949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明发房溪二首》

    杨万里 山路婷婷小树梅, 为谁零落为谁开? 多情也恨无人赏, 故遣低枝拂面来。 青天白日十分晴, 轿上萧萧忽雨声。 却是松梢霜水落, 雨声那得此声清? 《明发房溪》,在本集中收在《…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46
  • “费聚,字子英,五河人”试题阅读及原文翻译

    费聚,字子英,五河人。父德兴,以材勇为游徼卒。聚少习技击。太祖遇于濠,伟其貌,深相结纳。定远张家堡有民兵无所属,郭子兴欲招之,念无可使者。太祖力疾请行,偕聚骑而往,步卒九人俱。.至…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3
  • 袁州州学记

    朝代:宋代 作者:李觏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惟时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或连数城,亡诵弦声。倡而不和,教尼不…

    古诗文 2020年3月6日
    513
  • 《村居》鉴赏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

    古诗文 2022年5月23日
    118
  • “熊安生,字植之,长乐阜城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熊安生,字植之,长乐阜城人也。少好学,励精不倦。初从陈达受《三传》,又从房虬受《周礼》,并通大义。后事徐遵明,服膺历年。遂博通《五经》,然专以《三礼》教授,弟子 自远方至者千余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5
  • 屈原《渔夫》“屈原既放,游于江潭”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渔父 屈原既⑴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⑵。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⑶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