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养禽鱼》“鸟之悦人以声者,画眉、鹦鹉”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蓄养禽鱼
    鸟之悦人以声者,画眉、鹦鹉二种。而鹦鹉之声价,高出画眉上,人多癖之,以其能作人言耳。予则大违是论,谓鹦鹉所长止在羽毛,其声则一无可取。鸟声之可听者,以其异于人声也。鸟声异于人声之可听者,以出于人者为人籁,出于鸟者为天籁也。使我欲听人言,则盈耳皆是,何必假口笼中?况最善说话之鹦鹉,其舌本之强,犹甚于不善说话之人,而所言者,又不过口头数语。是鹦鹉之见重于人,与人之所以重鹦鹉者,皆不可诠解之事。至于画眉之巧,以一口而代众舌,每效一种,无不酷似,而复纤婉过之,诚鸟中慧物也。予好与此物作缘,而独怪其易死。既善病而复招尤,非殁于己,即伤于物,总无三年不坏者。殆亦多技多能所致欤?
    家常所蓄之物,鸡犬而外,又复有猫。鸡司晨,犬守夜,猫捕鼠,皆有功于人而自食其力者也。乃猫为主人所亲昵,每食与俱,尚有听其搴帷入室、伴寝随眠者。鸡栖于埘,犬宿于外,居处饮食皆不及焉。而从来叙禽兽之功,谈治平之象者,则止言鸡犬而并不及猫。亲之者是,则略之者非;亲之者非,则略之者是;不能不惑于二者之间矣。曰:有说焉昵猫而贱鸡犬者犹癖谐臣媚子以其不呼能来闻叱不去因其亲而亲之非有可亲之道也。鸡犬二物,则以职业为心,一到司晨守夜之时,则各司其事,虽豢以美食,处以曲房,使不即彼而就此,二物亦守死弗至;人之处此,亦因其远而远之,非有可远之道也。即其司晨守夜之功,与捕鼠之功亦有间焉。鸡之司晨,犬之守夜,忍饥寒而尽瘁,无所利而为之,纯公无私者也;猫之捕鼠,因去害而得食,有所利而为之,公私相半者也。
清勤自处,不屑媚人者,远身之道;假公自为,密迩其君者,固宠之方。是三物之亲疏,皆自取之也。然以我司职业于人间,亦必效鸡犬之行,而以猫之举动为戒。噫!亲疏可言也,祸福不可言也。猫得自终其天年,而鸡犬之死,皆不免于刀锯鼎镬之罚。观于三者之得失,而悟居官守职之难。其不冠进贤,而脱然于宦海浮沉之累者,幸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进贤:进贤冠,是古代官员贵人戴的帽子的一种。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何必假口笼中          假:借助        
B. 殆亦多技多能所致欤    殆:大概
C. 鸡司晨,犬守夜        司:主管,负责
D. 尚有听其搴帷入室      听:听从,服从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予则大违是论               使我欲听人言,则盈耳皆是
B.以其异于人声也             虽豢以美食
C.是鹦鹉之见重于人           猫之捕鼠,因去害而得食
D.皆有功于人而自食其力者也   然以我司职业于人间
10.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从画眉“多技多能”却短命的遭遇中悟出的道理是,应精于一项技能,而不能贪多不精,以至于劳累而死。
B.作者认为鹦鹉舌根僵硬甚于不善言语之人,鹦鹉学舌之声也毫无可取,人们对它偏爱有加,实在不可理解。
C.作者从猫和鸡犬的不同遭遇中悟出的道理是,人们对他人的喜爱与否,常常不以其贡献大小而以与己亲疏来定。
D.忍饥耐寒、鞠躬尽瘁的鸡犬遭宰杀,假公自为、亲主固宠的猫却尽享天年,作者由此联想到为官尽职尽责之难。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①既善病而复招尤,非殁于己,即伤于物。(3分)
②是三物之亲疏,皆自取之也。(2分)
12.请用“/”给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有 说焉昵 猫 而 贱鸡 犬 者 犹 癖 谐 臣 媚 子 以 其 不 呼 能 来闻 叱 不 去 因 其 亲 而 亲 之 非 有 可 亲 之道也
13.作者以物喻人,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你如何看待文中鸡犬猫的行为?你又如何评判作者对鸡犬猫的态度?(8分)
参考答案
8.(3分)D【A联系成语“狐假虎威”;B联系课本语句“殆有神护者”;C联系成语“牝鸡司晨”;D准许,听任,联系成语“听之任之”,课本语句“听臣微志”】
9.C(3分)【A意义不同:却,那么;B连词“因为”,介词“用”;C主谓之间取消独立;D都是介词,但意义不同:对于,在】
10.(3分)A【误解“殆亦多技多能所致欤”含义】
11. (5分)【第一句有三个重点词“尤”“殁”“于”,第二句着重考查能否根据上下文补出省略的部分】
(1)(3分)画眉既容易生病又容易招惹怨怪,不是自己病死,就是被别的东西伤害而死。(2)(2分)所以这三种动物(跟人的)亲近疏远,都是自己促成的。
12.(3分)曰:有说焉。昵猫而贱鸡犬者,犹癖谐臣媚子,以其不呼能来,闻叱不去;因其亲而亲之,非有可亲之道也。【共6处,标出2处得1分】
13.(8分)【第一问,4分;第二问,4分;共8分;意思符合、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示例】
(1)猫鸡犬“皆有功于人而自食其力”,都是值得肯定的(1分)。但鸡犬“纯公无私”而牺牲个体应得利益,猫则“密迩其君”以“固宠”从而丧失个体尊严,都有个性自由的丧失。所以,应该兼顾公益和私利,以保持个性尊严(3分)。
(2)作者对三种动物得失的精彩点评,可以启示我们:人可以有偏爱,但更应该以平等公正的态度而非亲疏远近的标准,以全面而非局部的视角,来评判取舍人或物。至于他还从中领悟做官守职之难从而远离官场的感慨,在显示出封建知识分子清高人格的同时,似乎也缺少了某种社会责任担当(4分)。

参考译文
靠声音取悦人的鸟,有鹦鹉、画眉两种。而鹦鹉的价格高过画眉,人们大多喜欢它,因为它能学人说话。我就不大认同这种观点,我觉得鹦鹉的长处只有羽毛,它的声音一点可取的地方也没有。鸟的声音之所以好听,是因为它跟人的声音不一样。鸟的声音跟人的声音不一样才更好听,因为人发出的声音就是人的声音,鸟发出的声音就是天籁。我要是想听人说话,满耳都是,为什么还要通过笼中的鸟呢?何况即使是最善于说话的鹦鹉,它的舌头也要比不善于说话的人僵硬,它所说的又不过是人们口头的几句话。像这样鹦鹅受人重视和人如此重视鹦鹅,都是不能理解的事情了。至于画眉的灵巧,用一张嘴可以代替很多种鸟的鸣叫,每学一种鸟叫,都非常像,又更加婉转,真是最聪慧的一种鸟。我喜欢和画眉做伴,却怪它容易死,画眉既容易生病又容易招惹怨怪,不是自己病死,就是被别的东西伤害而死,总是没有活过三年的。可能是因为它技能太多导致的吧?
    家里日常畜养的动物,除了鸡和狗之外,还有猫。鸡鸣晨,狗守夜,猫捕老鼠,都是对人有功而且能自食其力的。猫却受到主人的特别宠爱,总和人在一起吃饭,还有人允许猫掀开帐子到床上,与人一起睡觉。鸡栖息在土墙上,狗睡在屋外,住所和饮食都比不上猫。然而人们讲到禽兽的功劳,谈到家居安宁的景象时,就只说鸡狗而不谈猫。若亲近它们对,那么疏远它们就错;若亲近它们错,那么疏远它们就对。不能不在这二者之间迷惑。我认为这其中是有一定道理的。亲近猫而轻贱鸡狗的人,就像宠幸奸臣和会谄媚的女子,因为猫不用呼唤自己也会来,即使叱骂也不会离去。因为它跟人亲近,人才会亲近它,并不是它真的有什么值得亲近的地方。鸡和狗,则一心想着自己的职责,一到打鸣和守夜的时候,就各司其责,即使给它美食和好的棚厩,让它放弃职责来享用,这两种动物是宁死也不会来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因为它们跟人的疏远而疏远它们,不是它们有什么该被疏远的理由。比较它们司晨和守夜的功劳,跟猫捕鼠的功劳是有差距的。鸡司晨,狗守夜,忍受饥寒尽职尽责,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完全是大公无私的。而猫捕老鼠,在去除祸害的时候又得到食物,这是在有利益的情况下才这么做的,是公私参半。
    以清廉勤劳自处,不屑取媚别人,是一种让人疏远的方法。而假公济私,亲近主人,是巩固自己受到的宠幸的方法,所以这三种动物跟人的亲近疏远,都是自己促成的。但是我要在社会上从事什么职业,一定会效仿鸡和狗,而以猫的行为为戒。唉!亲近和疏远可以讲论,而祸福却说不清。猫能够终其天年,而鸡和狗的死,都免不了被人用刀宰和锅煮。看到这三种动物的得失,可以领悟做官守职的难处。我能够弃官不做,远离官场沉浮的负累,真是幸运。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005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古诗柳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寇准

    作者:寇准 朝代:〔宋代〕 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 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 柳译文 杏花在细细的如青烟的柳丝中若隐若现, 夜晚的露珠轻柔的拂去深绿色柳叶的尘沙。…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10
  • 曹冲救库吏

      《曹冲救库吏》讲的是三国时期,曹冲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挽救库吏生命的故事。   【文言文】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之曰:&ldqu…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86
  • 惊蛰的古诗及赏析

      导语:暖洋洋,喜洋洋,春风春来荡漾漾,合家喜,合家乐,欢喜升温身体乐,伴升温,看春色,吹风吹起心欢乐,惊蛰到,春风来,万事如意送出来,愿你惊蛰愉快。接下来是小编整理的惊蛰的古诗…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29
  • 描写飞禽的古诗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文天祥《金陵驿》   绿杨枝…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0
  • “岑文本,字景仁,邓州棘阳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岑文本,字景仁,邓州棘阳人。祖善方,后梁吏部尚书,更家江陵。父之象,仕隋为邯郸令,坐为人讼,不得申。文本年十四,诣司隶理冤,辨对哀畅无所诎。众属目,命作《莲华赋》,文成,合台嗟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4
  • 始得西山宴游记文言文及译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文言文及译文   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粟。其巢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