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变食人二鸡子》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苟变食人二鸡子
于思言苟变于卫侯②曰:"其才可将五百乘③."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④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⑤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⑥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导读:用才犹用木,要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则善用人者,对有缺点之才,也当不弃,切不可因小失大.
注释:①苟变:战国时卫国人.②子思:孔丘的孙子,名伋,字子思.卫侯:指卫慎公.卫,战国时的一个小国,其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境.③五百乘(sh ng):古代四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五百乘则有三万七千五百人.④圣人:指英明的君主.⑤杞梓(q z ):都是树木名称.⑥干城:干,盾牌;城,城墙.用来比喻卫国的将领.

阅读训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其才可将五百乘( ) 2.故弗用也( )
3.然变也尝为吏( ) 4.良工不弃( )
二,翻译
1.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
2.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三,选文"选爪牙之士"中的"爪牙之士"指__________,现在"爪牙"一般比喻__________.
四,于思在文中的重要的用才观点是_________,你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
一,1.率领,统带 2.任用 3.不过 4.抛弃,舍去
二,1.向民收税时吃过人家两个鸡蛋,所以不能用他. 2.圣主选用人材,就像木匠选用木材一样,用他的长处,舍弃他的短处.
三,辅佐君王的武臣 坏人的党羽
四,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略

附注释
苟变:战国时卫国人。 子思:孔子的孙子,字子思。 卫侯:指卫慎公。 于:向 五百乘(shèng):古代四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 乘,“辆”或“量词” 将:带领 为:担任 赋:征收 用:任用 圣人:指英明的君主。 然:然而。 尝:曾经。 弃:抛弃。 良工:高明的木匠。
 
参考译文
子思对卫侯推荐苟变说:“他的才能能够统领五百辆车。”卫侯回答说:“我知道他是个可用的将才,然而苟变也曾经做过官吏,有一次他在征税时吃了老百姓的两个鸡蛋,所以我不用他。”子思说:“英明的君主选拔官吏,好像是木匠选用木材一样,取木头的长处,抛弃木头的短处;因此杞梓合抱都抱不住,却有几尺朽烂处,高明的木匠是不会抛弃它的。现在国君您处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正是要选取各种有一技之长的人才,而不能因为两个鸡蛋而舍弃了一位可守一城的大将,这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卫侯再一次鞠躬说:“我接受你的指教。”

理解
选文"选爪牙之士"中的"爪牙之士"指辅助君王的武臣,现在"爪牙"一般比喻坏人的党羽。
文中子思重要的用才观点是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子思用“匠人用木”打比方的目的是:通过打比方,劝谏卫侯要任用苟变这样的人才,取其之长,弃其所短。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047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掩耳盗铃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

    古诗文 2020年3月4日
    615
  • ●卷五十二◎奏议六首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   熙宁七年十一月日,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军州事苏轼状奏:臣伏见河北、京东比年以来,蝗旱相仍,盗贼渐炽。今又不雨,自秋至冬,方数千里,麦不入土,窃料明年…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44
  • 《司马穰苴列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司马穰苴列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5
  •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送僧归日本 钱起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465
  •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的词意: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 出自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5
  • 袁牧《与薛寿鱼书》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与薛寿鱼书①      【清】袁牧 天生一不朽之人,而其子若②孙必欲推而纳之于必朽之处,此吾所为悁悁而悲也。夫所谓不朽者,非必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5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