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和《万事莫贵于义》阅读答案对比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

23.请指出甲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2分)
              通        意义                                                    

24.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断子之手足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醉翁之意不在酒                或以钱币乞之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 .诲汝知之乎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投诸渤海之尾

25.翻译两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26.甲乙两文共同特点是都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了                     的观点,甲文则用                            论证了                      的观点。(3分)
27.甲文用“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阐述了对“义”的认识,这与乙文中表达的观点是相同的。请你指出甲乙两文中“义”的内涵,并简述今天我们是否还有坚持这种“义”的必要。(3分)
参考答案:
23.“辟”同“避”,“躲避”的意思。(2分) 
24.A(3分)
25.(1)不只是贤明的人,才有这种思想。(2分)
       (2)给你天下但要你死,你干这件事吗?(2分)
26.万事莫贵于义(1分),舍鱼而取熊掌(1分),舍生而取义(1分)
27.正义(或是“有利于人民和国家的大义”)。(1分)。有必要。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人民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2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071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新安吏原文及翻译赏析

      《新安吏》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56
  • 文言文《不要自欺欺人》原文及翻译

    不要自欺欺人 所谓诚其意者(1),毋(2)自欺也。如恶恶臭(3),如好好色(4),此之谓自谦(5)。故君子必慎其独也(6)! 小人闲居(7)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8),…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110
  •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大器晚成 【原文】 楚庄王①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②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ldqu…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5
  • “凭高始见三吴势,望远因知四海心。”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凭高始见三吴势,望远因知四海心。”这两句是说,登上慈和寺,居高临下,方见三吴之地的山川形胜,气势非凡;远眺长江两岸的风光,不禁使人精神为之一振,方知大丈夫…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9
  • 文言文阅读同步练习

    文言文阅读同步练习   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知,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以跂圣①。小过不改,大恶形焉;小善能迁,大善成焉。   夫人之过无他,惰慢也,嫉妒也,邪僻也。惰慢则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35
  • 鹧鸪天·桂花的翻译赏析

      《鹧鸪天·桂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 秋。骚人可煞无…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2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