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宪字叔度,汝南慎阳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黄宪字叔度,汝南慎阳人也。世贫贱,父为牛医。
遇宪颍川荀淑至慎阳,遇宪于逆旅,时年十四,淑竦然异之,揖与语,移日不能去。谓宪曰:“子,吾之师表也。”既而前至袁阆所,未及劳问,逆曰:“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阆曰:“见吾叔度邪?”是时,同郡戴良才高倨傲,而见宪未尝不正容,及归,罔然若有失也。其母问曰:“汝复从牛医兒来邪?”对曰:“良不见叔度,不自以为不及;既睹其人,则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固难得而测矣。”同郡陈蕃、周举常相谓曰:“明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萌复存乎心。”及蕃为三公,临朝叹曰“叔度若在,吾不敢先佩印绶矣。”太守王龚在郡,礼进贤达,多所降致,卒不能屈宪。郭林宗少游汝南,先过袁阆,不宿而退;进往从宪,累日方还。或以问林宗。林宗曰:“奉高之器譬诸氿滥虽清而易挹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
宪初举孝廉,又辟公府,友人劝其仕,宪亦不拒之,暂到京师而还,竟无所就。年四十八终,天下号曰“征君 ”。
论曰:黄宪言论风旨,无所传闻,然士君子见之者,靡不服深远,去瑕疵。将以道周性全,无德而称乎?余曾祖穆侯以为宪隤然[U2] 其处顺,渊乎其似道,浅深莫臻其分,清浊未议其方。若及门于孔氏,其殆庶乎!故尝著论云。
(《后汉书·黄宪传》)
16.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淑竦然异之异:以……为异                  B.子国有颜子 国:郡县
C.先过袁阆   过:拜访                        D.宪京不拒之拒:抵御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而见宪未尝不正容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不自以为不及           军中无以为乐
C.则鄙吝之萌复存乎心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
D.其殆庶乎               其皆出于此乎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黄宪家世贫贱,但十四岁时即被当时贤达誉为“师表”,并将其与孔子得意的弟子颜回相提并论,足见其德行操守出众。
B.第二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对比、衬托等手法来表现黄宪的博大胸怀与深厚学识;“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是对黄宪极高的评价。
C.对于仕途,黄宪既不刻意回避,也不积极钻营,他部听从朋友劝告到京师做官,虽“竟无所就”,也不改黄宪在时人心中形象。
D.本文写人物,通篇没有正面着墨人物事迹,只是借别人的言论如绿叶烘托红花写出,体现出不同于一般人物传记的鲜明特色。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奉高之器譬诸氿滥虽清而易挹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太守王龚在郡,礼进贤达,多所降致,卒不能屈宪。
⑵黄宪言论风旨,无所传闻,然士君子见之者,靡不服深远,去瑕疵。

参考答案
16.D.拒:拒绝。
17. B 认为/作为(A.转折连词;C.那么,就;D.表揣测,“大概”之意)
18.D(“通篇没有正面着墨人物事迹”错,如“初宪举孝廉”一节就是正面描写。)
19.(3分)奉高之器/譬诸氿滥/虽清而易挹/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划对一处给0.5分,多划、少划抵消相应得分)
20.(6分)⑴(3分)太守王龚管理郡县的时候,礼遇、任用有才德有声望的人,招致了很多这样的人才,(但是)最终不能把黄宪收罗门下。
⑵(3分)黄宪黄宪的言论及风格旨趣,没有流传开去四处传诵,但是士君子看到他(与他交往),没有人不佩服他道德的深厚长远,(并)努力改正自己的过失。

参考译文:
黄宪,字叔度,是汝南郡慎阳县人。世代贫贱,父亲是一名牛医生。
颖川的荀淑到了慎阳,在客店里遇到黄宪,当时黄宪才十四岁,荀淑遇到黄宪后非常肃敬,认为他很出奇,作揖后跟他交谈,时间很长了也没有结束。对黄宪说:“您,是我的典范啊。”接着来到了袁阆的处所,袁阆还没有来得及问侯他,他迎头就问:“你的郡里有个颜回,可认识他吗?”袁阆làng说:“(是)看见了我们叔度吧?” 这个时候,同郡的戴良才气很高而且非常骄傲,可是看到黄宪没有不端正容貌的,等到归来了,迷惘得好像丢掉什么似的。他的母亲问他:“你又从黄宪那里回来吧?”戴良回答说:“我见不到叔度,自己还不认为比不上,一见到他,看上去在前边,忽然间又在后边,实在不可测度啊。”同郡的陈蕃、周举常常一起议论:“一个月或三两个月的时间不见黄宪,那么鄙陋贪吝的根芽又存于心中。”等到陈蕃作了太傅,上朝的时候感叹说:“叔度如果在的话,我不敢先做这个官啊。”太守王龚作郡守,用礼对待并推引贤明通达的人,很多人都降低自己原来清高的思想而来投靠,但最终也不能使黄宪屈节而来做官。 郭林宗年轻时候游学汝南,先拜访袁阆,不到一天就告辞了;去跟黄宪在一起,好多天才离开。有人拿(对二人的态度不同这件事)问林宗,林宗说:“袁阆的才识气度,可以比作小泉水,虽然很清但是容易舀取;叔度则水势浩大好比几千顷的池塘,让杂质沉下去也不怎么清澈,搅扰它又不怎么混浊,不可估量啊。”
黄宪当初被举荐作孝廉,又被征辟到三公的府衙去(做官),朋友劝他去作官,黄宪也没有拒绝,可到京城很短时间就回来了,最终也没有任什么官。四十八岁就去世了,天下人称他为“征君”。
论道:黄宪言论风旨,没有什么传闻,但士君子见到他的人,没有不佩服他的深远,去掉疵缺.将要因道周备性全一,没有合适的德操名称来称赞他.我的曾祖穆侯认为宪随和的顺应变化,道深不可测],浅深不分其所不同,清浊不能说明其所.如果到孔氏之门,或许差不多了.所以曾著论言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073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王维《竹里馆》-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王维《竹里馆》-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1.幽篁:深密的竹林。篁:竹林。   2.长啸…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52
  • “曾文正公与左季高相国同乡,相友善,叉属姻亲”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曾文正公①与左季高②相国同乡,相友善,叉属姻亲。粤逆猖獗.蔓延几遍天下,公与左相戮力讨贼,声望赫然。比贼既荡平,二公之嫌隙乃大构。盖金陵攻克,公据诸将之言,谓贼幼逆③洪福填,已死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5
  • 薛宝钗咏白海棠

    朝代:清代 作者:曹雪芹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古诗文 2020年3月11日
    654
  • 文言文《精卫填海》原文及翻译

      作者:佚名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2
  • 瞳人语

      《瞳人语》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文言文   长安士方栋(1),颇有才名,而佻脱不持仪节(2)。每陌上见游女(3),辄轻薄尾缀之(4)。清明前一日,偶步郊郭,见…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5
  • 关于描写秋叶的古诗词

      1、秋丛饶舍似陶家,遍饶篱边日渐斜。——元稹《**》   2、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   3、枫香晚花静,锦水南山影。——李贺《蜀国弦》   4、…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