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雷震》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

雷震
〔宋〕沈括
内侍①李舜举家曾为暴雷所震。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人以为堂屋已焚,皆出避之。及雷止,其舍宛②然,墙壁窗纸皆黔③。有一木格,其中杂贮诸器,其漆器银扣者,银悉熔流在地,漆器曾不焦灼。有一宝刀,极坚钢,就刀室中熔为汁,而室亦俨然。人必谓火当先焚草木,然后流金石。今乃金石皆铄④,而草木无一毁者,非人情所测也!佛书言“龙火得水而炽⑤,人火得水而灭”,此理信然。人但知人境中事耳,人境之外,事有何限?欲以区区世智情识,穷测至理,不其难哉!
(选自《梦溪笔谈》)
[注释] ①内侍:官名。②宛: 真切。③黔:黑色。④铄:熔化。⑤炽:火旺,引申为旺盛、强盛。
9.用斜线(/)为画曲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其 堂 之 西 室 雷 火 自 窗 间 出 赫 然 出 檐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内侍李舜举家曾为暴雷所震 (2)及雷止
(3)银悉熔流在地 (4)此理信然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人但知人境中事耳,人境之外,事有何限?
12.“非人情所测也”中“人情”指 ,“不其难哉”,“难”在 。(结合文章内容,分别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参考答案
9.(2分)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
10.(4分)(1)被(2)等到(3)都(4)确实(每空1分)
11.(3分)人只不过了解人世间的事情罢了,人世间之外,无穷无尽的事理又有何极限?(每句1分)
12.(2分)雷火为害当先焚草木,然后才熔化金石;人世间的知识和情理非常有限,无法去追根究底地测量终极道理。(2分,每点1分)

参考译文:
内侍李舜举家曾被暴雷所震。他家堂屋的西头房间,有雷火从窗户冒出,赫然蹿出于房檐之上,家里人以为堂屋已被烧了,都跑出去躲避。及暴雷停止,那间房子却宛然如故,只是墙壁和窗纸都变黑了。屋内有一个木架,其中杂七杂八地存放着各种器物,那些有银饰的漆器,银饰全都熔化流到了地上,漆器却不见被烤焦。有一口宝刀,极为刚硬,就在刀鞘里被熔化为铁汁,而刀鞘也俨然完好无损。人们通常必定会认为,雷火为害当先焚草木,然后才熔化金石;而现在却是金石都被熔化,草木反而无一被毁,这不是人之常情所能推测的。佛书上说“龙火得水会更炽烈,人火得水则会熄灭”,这话确有道理。人只不过了解人世间的事情罢了,人世间之外,无穷无尽的事理又有何极限?欲以区区人世间的知识和情理,去追根究底地测量终极的道理,真是太难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07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聊斋志异牧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聊斋志异牧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7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4
  • 《杨修之死》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杨修之死 原文 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庖官①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②入帐③,禀请夜间口号。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37
  • 步蟾宫·东风又送酴釄信

    朝代:清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东风又送酴釄信,早吹得、愁成潘鬓。花开犹似十年前,人不似、十年前俊。水边珠翠香成阵。也消得、燕窥莺认。归来沈醉月朦胧,觉花气、满襟犹润…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501
  • 渔父·一桌春风一叶舟翻译及赏析

      《渔父·一桌春风一叶舟》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煜。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桌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盈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前言】   词史上最早写《渔父》…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3
  • 《论语》中的名言及解释

    《论语》中的名言 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2、子曰:&ld…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27
  • 沈括《阳燧照物》原文和译文

    原文 阳燧照物皆倒,中间有碍故也。算家谓之“格术”,如人摇橹,臬为之碍故也。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9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