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列传》“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广既从大将军青①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②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 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得一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 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幕府,曰:“急诣部,如书。”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③,遇前 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鞴醪④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幕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李将军列传》
注释:①大将军青:即卫青,西汉武帝时的大司马大将军;②右将军:主爵赵食其时为右将军;③南绝幕:绝,横渡;幕,通“漠”,沙漠。 ④糒醪:糒(bèi),干饭;醪(láo),酒浆。
1.《李将军列传》选自《史记》,这是我国第一部       体的史书。(1分)
2.下列句子中的“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乃自以精兵走之
 A.其李将军之谓也                B.令长史封书与广之幕府
 C.百姓闻之                D.及死之日
3.请结合选文, 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书评, 感受司马迁的“奇”气。字数150字左右。(4分)
参考答案
1、(1分)纪传体
2、(2分)C
3、(4分)例:司马迁对李广的倾心和赞美,是以平实的方法显示出来的(总说某一角度给1分)。比如李广“引刀自刭”以后, “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在这貌似平淡的叙事里,从士兵和百姓的哭声中,我们分明感到了李广在军中、在民间的巨大威 望和影响,分明认识到了李广的无辜和冤枉,分明看到了司马迁对李广的称赞和同情(举例及分析各给1分)。这是平常的叙事语,但它却表现出了不平常的感情, 不平常的功过评价。李广在士卒的心中、在百姓的心中,同时也在司马迁的心中、在后代读者的心中的形象,反而因此显得更高大、更完美,也更动人了。司马迁用 冷峻的态度、平实的语言,却创造出了丰富的形象和深厚的意蕴,实在让人叹为观止,激赏不已(总括作用给1分,意思对即可)。

二: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①今乃得一当单于  当:_______
②其势不屯行    屯:_______
③固自辞于大将军  辞:_______
④军亡导      导:_______
2、下列加粗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乃自以精兵走之   今大将军乃徙令臣以东道
B、为中将军从大将军  无老壮皆为垂涕
C、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 且广年六十余矣
D、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
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4、请概述选文第一段的内容。

5、太史公司马迁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谚语来高度评价李广将军,这一谚语的意思是什么?你能列举出某一类人物来说明吗?
参考答案
1、①当:抵挡;②屯:驻扎;③辞:不接受;④导:向导
2、C
3、①李广没有辞别大将军就出发,十分恼怒地到达指定的军部。
   ②卫青打算上书报告天子这次军队(失利)的委曲详细情况。(意对即可)
4、李广出塞后并入右将军赵食其军中,因迷路(失道)贻误战机,愤而(含冤)自杀。
5、谚语意思:桃李不能言语,可树下踩出小路来。比喻为事业默默奉献并作出贡献的人,自然会被人们广为称颂。人物列举:如教师等。

参考译文
李广不久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出边塞以后,卫青捉到敌兵,知道了单于住的地方,就自己带领精兵去追逐单于,而命令李广和右将军的队伍合并,从东路出击。东路有些迂回绕远,而且大军走在水草缺少的地方,势必不能并队行进。李广就亲自请求说:"我的职务是前将军,如今大将军却命令我改从东路出兵,况且我从少年时就与匈奴作战,到今天才得到一次与单于对敌的机会,我愿做前锋,先和单于决一死战。"大将军卫青曾暗中受到皇上的警告,认为李广年老,命运不好,不要让他与单于对敌,恐怕不能实现俘获单于的愿望。那时公孙敖刚刚丢掉了侯爵,任中将军,随从大将军出征,大将军也想让公孙敖跟自己一起与单于对敌,故意把前将军李广调开。李广当时也知道内情,所以坚决要求大将军收回调令。大将军不答应他的请求,命令长史写文书发到李广的幕府,并对他说:"赶快到右将军部队中去,照文书上写的办。"李广不向大将军告辞就起程了,心中非常恼怒地前往军部,领兵与右将军赵食(yì,义)其(jī,基)合兵后从东路出发。军队没有向导,有时迷失道路,结果落在大将军之后。大将军与单于交战,单于逃跑了,卫青没有战果只好回兵。大将军向南行渡过沙漠,遇到了前将军和右将军。李广谒见大将军之后,回到自己军中。大将军派长史带着干粮和酒送给李广,顺便向李广和赵食其询问迷失道路的情况,卫青要给天子上书报告详细的军情。李广没有回答。大将军派长史急切责令李广幕府的人员前去受审对质。李广说:"校尉们没有罪,是我自己迷失道路,我现在亲自到大将军幕府去受审对质。"
到了大将军幕府,李广对他的部下说:"我从少年起与匈奴打过大小七十多仗,如今有幸跟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去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又迷失道路,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六十多岁了,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侮辱。"于是就拔刀自刎了。李广军中的所有将士都为之痛哭。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不论认识的不认识的,也不论老的少的都为李广落泪。
太史公说:《论语》里说:"在上位的人自身行为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实行;自身行为不正,发下命令也没人听从。"这就是说的李将军吧!我所看到的李将军,老实厚道像个乡下人,开口不善讲话,可在他死的那天,天下人不论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情哀痛。他那忠实的品格确实得到了将士们的信赖呀!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讲话,树下却自然地被人踩出一条小路。"这话虽然说的是小事,但可以用来比喻大道理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082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沉醉东风・闲居

    雨过分畦种瓜①,旱时引水浇麻。共几个田舍翁②,说几句庄家话。瓦盆边浊酒生涯。醉里乾坤大,任他高柳清风睡煞。 恰离了绿水青山那答③,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④。野花路畔开,村酒槽头榨⑤。直…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32
  • 何谓“文言文”介绍

    何谓“文言文”介绍   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绪论》中指出: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文言和白话。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29
  • 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吴文英 淮安重午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薰风…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71
  • “毛吉,字宗吉,余姚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毛吉,字宗吉,余姚人。景泰五年进士。除刑部广东司主事。司辖锦衣卫。卫卒伺百官阴事,以片纸入奏即获罪,公卿大夫莫不惴恐。公行请属,狎侮官司,即以罪下刑部者,亦莫敢捶挞。吉独执法不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31
  • 写报国爱国的古诗词大全

    嘒彼小星   三五在东   肃肃宵征   夙夜在公   ——–《诗·召南·小…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65
  • 杜甫·《赠花卿》讽刺居功自傲将领唐诗

    杜甫·《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2),半入江风半入云(3)。 此曲只应天上有(4),人间能得几回闻(5)?   【注释】 (1)花卿:花敬定,成都府尹崔光…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7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