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帝畏臣与唐太宗斥臣》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魏明帝畏臣与唐太宗斥臣
【原文】
魏明帝时,少府扬阜上疏,欲省宫人诸不见幸者,乃召御府吏问后宫人数。吏守旧令,对曰:“禁密,不得宣露。”阜怒,杖吏一百,数之曰:“国家不与九卿为密,反与小吏为密乎?”帝愈严惮之。房玄龄、高士廉问少府少监窦德素北门近有何营造,德素以闻。太宗大怒,谓玄龄等曰:“君但知南牙耳,北门小小营造,何预君事耶?”玄龄等拜谢。夫太宗之与明帝,不待比似,观所以责玄龄之语,与夫严惮杨阜之事,不迨远矣;贤君一话一言,为后世法。惜哉!《魏史》以谓“群臣直谏之言,帝虽不能尽用,然皆优容之,虽非谊主,亦可谓有君人之量矣。”
   1、解释下列加黑词语:
    (1)杖吏一百   杖:__________(2)君但知南牙耳    知: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魏明帝和唐太宗处理两件相似的事,态度却不同,你认为谁做得好些,为什么?
4、文章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对比,意在说什么?

答案:
1、(1) 用杖打(2)管理
2、杨阜大怒,打了小吏一百杖,数落他说:”国家不和大臣一起守秘密,反而和小吏一起守秘密吗?”魏明帝就更加害怕杨阜了。
3、魏明帝。在这件事上,他能听取杨阜的正确意见;而唐太宗则用了简单的方法。
4、不出名的人也有对的时候,再伟大的人也有错的地方,我们应正确看问题。

【译文】
魏明帝曹睿在位的时候,官职为少府的扬阜上奏,想要把后宫中一直未被皇帝临幸过的宫女遣送回家,以开源节流。于是找来御府办事人员问后宫有多少人。那个小官员因为固守律令,所以对他说:“这是绝密的,不能泄露出去。”扬阜十分生气,把那个小官责打了一百杖,教训他说:“朝廷对我们这些重要大臣还没这样保密那样保密的,到你这倒成秘密了?”皇帝听闻后对扬阜更家忌惮了。而唐朝的时候,房玄龄、高士廉问少府少监 窦德素,最近北门开展了什么工程。窦德素把此事告诉了唐太宗,太宗大怒,跟房玄龄他们说:“你们管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北门那么点大的事,关你们什么事?”于是房玄龄等人拜谢后退下。 魏明帝和唐太宗自然不能比,但是看他们一个责骂房玄龄等人的言语,一个忌惮扬阜的事,也差不太多。所以圣贤君主的一句话,就会为后世所效仿。可惜啊!《魏史》里写道:“臣下的忠直劝戒,皇帝虽然不能都采纳,但是毕竟也应该容忍。这样的话,虽然不是圣君,但至少也可以拥有作为一个皇帝的气量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197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郑人逃暑文言文翻译

    郑人逃暑文言文翻译   导语:短文寓意 《郑人逃暑》讲述了郑人白天将席子移动到树阴下避暑,晚上由于月光下树的影子拉长了,郑人不是将席子铺在树下,而是和白天一样还移动到树阴里,离树干…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8
  • 五代史宦官传序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

    古诗文 2020年3月6日
    543
  •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44
  • 终身食鱼文言文翻译

    终身食鱼文言文翻译   终身食鱼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我们不应该贪图小利,不要因小失大,丢了西瓜捡芝麻,眼光要长远。下面是关于终身食鱼文言文翻译的内容,欢迎阅读!   【终身食鱼】  …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39
  • 中秋节祝福诗句短信

    中秋节祝福诗句短信   1.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 —— 苏轼《阳关曲 》   2.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 —— 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32
  • 王建《朝天词十首选一》原文、注释和鉴赏

    胡马悠悠未尽归(2),玉关犹隔吐蕃旗(3)。 老臣三表求高卧,边事从今欲问谁?   【注释】 (1)组诗《朝天词十首》大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九月。朝天:朝见天…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0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