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蜂与江南蟹》“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文言文翻译

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堪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也。
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
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悉可俯拾。
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注释:
1.空群:倾巢而出。
2.连房刳(kū)取:连蜂房带蜂蛹一起挖取下。刳,剖开刮取。
3.郭索:形容蟹急速争相爬行的样子。
4.殪(yì):死亡。
5.窟:筑巢。
6.踪迹:跟踪寻找,动词。
7.“则夜持烈炬临之”的“之”:它,代“蜂”。
8.悉可俯拾:全可以捡起来。悉,全。
9.临∶靠近。
10.血:使……流血,使动用法。
11.论:需要。
12.江淮之蜂蟹,之:相当于现代汉语助词“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13.所:所居住的地方,所字结构。
14.固宜:原来应当如此。
15.殒:死亡。
16.血指:是手指流血。
17.趋炎:向有光的地方跑。
18.蜂儿:蜂的幼儿,即蜂蛹,是人的营养食品。
19.不论斗:不须与毒蜂争斗。
20.水浒:水边。 浒:边

参考译文
淮河的毒蜂,它的尾部能蛰死人;江南一带有一种蟹很厉害,(它的)螯可以跟老虎相敌。但是拿取蜂蛹的人不须与毒蜂争斗,捕捉螃蟹的人从不伤指。蜜蛹的蜂窝(一般筑)在地上或树木石头上,人们跟踪寻找到它所在之处,就在夜晚拿着燃烧的火把靠近它,蜜蜂倾巢而出扑向火焰,全部烧死了。然后(人们)把蜂巢整个割下来。螃蟹呆在蒲草或芦苇之间,(人们)在水边上放一盏灯,(没有一只螃蟹)不急速爬行过来的,(人们)都可以捡起来抓住它们。(蜜蜂和螃蟹)只知道奔向火焰,却不能安于居住的地方,它们的死是本该如此。

感悟
趋炎附势者死,其愤世嫉俗的立意虽好,可现实情况并不尽然啊!
按成功率来说,趋炎附势者飞黄腾达的比率应该是高吧?
记得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和珅问纪晓岚:“贪官多还是清官多?”纪晓岚也不得不承认:贪官多。将贪官归为趋炎附势一类应该是不会错的。
人们宣扬、崇尚、认同的是坚持真理、不媚权贵,但现实却正好相反。
唉!这就是人类的悲哀啊!

道理
蜂,蟹虽然凶蛮霸气,缺有“趋光”的习性,正是这一习性导致他们“空群赴焰”任人俯拾。由此,我们不难联想到世间的“趋炎附势”之辈在图得一时的风光之后,其实也是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232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崔挺,字双根 父郁,位濮阳太守”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崔挺,字双根。父郁,位濮阳太守。挺幼孤,居丧尽礼,少敦学。五代同居,后频年饥,家始分析。挺与弟振推让田宅旧资,惟守墓田而已。家徒壁立,兄弟怡然,手不释卷。乡人有赡遗,挺辞而后受,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4
  •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435
  •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阅读答案及译文

    书幽芳亭记 黄庭坚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盖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丛薄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2
  • 三月的古诗词

      三月,在微雨中美丽,下雨了,斜斜的细雨笼罩着整个春天。抬起头,让雨滴吻在脸上、唇上、眉上,洗去一冬的疲惫与尘埃,让青春又潇洒起来。三月,在微风中妩媚。走在三月的田野里,柔柔的风…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37
  • 《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原文及译文

    《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原文及译文   《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为宋代词人王雱所著。触眼前之景,怀旧日之情,此词为王雱怀念妻子所作,表现了伤离的痛苦和不尽的深思。以下是小编帮大…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2
  • 花下对酒二首――白居易诗词全集

    花下对酒二首 [唐] 白居易 蔼蔼江气春,南宾闰正月。 梅樱与桃杏,次第城上发。 红房烂簇火,素艳纷团雪。 香惜委风飘,愁牵压枝折。 楼中老太守,头上新白发。 冷澹病心情,暄和好时…

    古诗文 2022年10月6日
    5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