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识日》阅读答案及翻译

盲人识日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至钟,自烛而至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一、解释加点的词

  1.生而眇者不识日()  2.他日揣籥,以为日也()

  3.而人之未达也()   4.扪烛而得其形()

  
二、翻译
  1.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2.自盘而至钟,自烛而至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三、"盲人识日"的错误在哪里?

参考答案:
一、1.眼瞎2.古代乐器,形状像笛3.洞晓4.用手摸
二、1.即使有巧妙的譬喻,好的诱导,也超不过盘和烛的比喻。
2.从盘到钟,从蜡烛到短笛,辗转推求下去,还会有终结吗?
三、只了解事物的局部,甚或是皮毛。它告诫我们,单凭道听途说或者走马观花,至多不过是一知半解;要真正了解事物,一定要接触它、观察它,亲自实践。

解释
1.眇:目盲,瞎。
2.或:有人。
3.扪:摸。
4.龠(yuè):古时的一种竹制的古乐器,像短笛子。
5.既:尽,完了,终结。
6.达:通达,明白,洞晓。

译文
一生下就眼瞎的人不知道太阳是什么样子,向有眼睛的人询问太阳是什么样子。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形状像铜盘。”盲人敲了一下铜盘,听到了铜盘的响声。有一天他听见钟声,认为那就是太阳。又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光亮像蜡烛。”盲人摸了摸蜡烛,感知了它的形状。有一天他摸到短笛,以为那就是太阳。太阳与钟,短笛相差太远了,而盲人不知道它们的不同,因为他未曾见过而只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事物的规律比太阳还要难以发现,而人没有洞晓,那么与瞎子没有什么两样。通道的人告诉他,即使有巧妙的比喻,好的引导,也超不过盘和烛。从盘到钟,从烛到龠,辗转推求下去,还会有结果吗?

道理
事物规律难以寻找,但我们要不停的琢磨
要想了解某种事物,一点要接触它,观察它。单凭道听途说,走马观花,只能是一知半解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246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百家姓安》文言文

    《百家姓安》文言文   历史来源   「安」源出 ;   安氏出自西域少数民族,略有三支﹕   一﹕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汉灵帝时安息国(伊朗东北部)太子安清,潜心佛学,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7
  •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一作:泪…

    古诗文 2020年3月23日
    618
  • 《三月过行宫》古诗翻译赏析

      渠水红繁拥御墙,风娇小叶学娥妆。   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   【前言】   《三月过行宫》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为作者过行宫的抒怀之作。前两句写行宫外的景色,…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7
  • 八年级必背古诗词50首

    八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 【望 岳】(杜甫 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 望】(杜甫 唐) 国…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37
  • 满江红·小住京华

    满江红·小住京华朝代:清代作者:秋瑾原文: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徒思浙 一作:独思浙…

    古诗文 2016年5月30日
    1.5K
  • 红窗迥

    朝代:宋代 作者:曹豳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春闱期近也,望帝乡迢迢,犹在天际。懊恨这一双脚底。一日厮赶上五六十里。争气。扶持我去,转得官归,恁时赏你。穿对朝靴,安排你在轿儿里。更…

    古诗文 2020年5月31日
    5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