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烈字彦方,太原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少师事陈寔①,以义行称②。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③,乞④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⑤之,遗布一端⑥。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问其姓名,以事告烈。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其以德感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独行列传》)
【注】①少师事陈寔(shí):青年时曾在陈寔门下学习。陈寔,字仲弓,颍川许人。少为县吏都亭刺佐,后为督邮,复为郡西门亭长,转功曹。②称:著称。③刑戮是甘:甘心受刑被杀。④乞:请求。⑤谢:有“看望”的意思。⑥一端:半匹。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6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烈闻而使人谢之(     )         ②或问其故   (     )
③遗布一端     (     )         ④至暮,老父还(     )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少师事陈寔,以义行称
A.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 B.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2: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行 道 一 人 见 而 守 之 (两处,2分)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⑵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4:从全文看,盗牛者之所以能改邪归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派、让;缘故,原因;赠送,给予;到
2:行 道 一 人/ 见 / 而 守 之
3:(1)盗牛人怕我知道他的过错,说明她有羞耻之心。(2)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
4:王烈品德高尚,以德服人,宽容待人,彻底感化了盗牛人。

9.下列加点的“使"与“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中的“使”意思相同的是( )(1分)
A.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B.烈闻而使人谢之
10.解释下列带点的“遗’’的不同含义(2分)
①遗布一端( ) ②后有老父遗剑于路( )
11.下列“以”与“先帝不以臣卑鄙”的“以”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徒以有先生也 B.以义行称 C.故以此激之 D.以事告烈

12.翻译(2分)
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13.王烈凭________________使盗牛者弃恶从善的。(1分)

参考答案:
9、B
10、①赠送 ②丢失
11、B
12、小偷怕我听到他的罪过,这说明有以作恶为羞耻的想法
13、对人仗义的态度(道德感化)

【参考译文】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青年时曾在陈寔门下学习,凭借品德高尚称著乡里。[2]  有个盗牛的被主人抓住,盗犯向牛主认罪,说:“判刑杀头我都心甘情愿,只求不要让王彦方知道这件事。”王烈听说后派人去看望他,还送给他半匹布。有人问这是为什么?王烈说:“盗牛人怕我知道他的过错,说明他有羞耻之心。他已经心怀羞耻,一定能够改正错误,我这样做正是为了鼓励他改过。”后来有个老汉在路上丢了一把剑,一个过路人见到后就守候剑旁,直到傍晚,老汉回来寻剑,得到了遗失的剑,觉得奇怪便询问他的姓名,并将这件事告诉了王烈。王烈派人查访守剑人是谁,原来就是那个盗牛的人。乡里百姓,凡有争讼曲直的事件,都去请求王烈排难解纷,断定是非,由于王烈平素德教影响,有的走到半途,忽然愿意放弃争执,双方和解而回来的,有的望见王烈的屋舍,就感到惭愧,彼此相让而回来的。可见王烈盛德感化之深,已远胜过刑罚的力量。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249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有关描写述志抒怀的古诗名句及作者出处集锦鉴赏

    述志抒怀 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涉江》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 3.…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0
  • 《新唐书·吴保安传》原文阅读及翻译

      原文:   吴保安,字永固,河北人,任遂州方义尉。其乡人郭仲翔,即元振注从侄也。仲翔有才学,元振欲成其名宦。   会南蛮作乱,以李蒙为姚州都督,帅师讨焉。蒙临行,辞元振。元振乃…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43
  • 胠箧

    朝代:先秦 作者:庄周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

    古诗文 2020年3月4日
    597
  • 酷吏列传序

    朝代:两汉 作者:司马迁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古诗文 2020年3月6日
    494
  • 朱碧潭诗序文言文

    朱碧潭诗序文言文   作者:王慎中   〔明〕王慎中   诗人朱碧潭君汶,以名家子,少从父薄游,往来荆湖豫章,泛洞庭、彭蠡、九江之间,冲簸波涛,以为壮也。登匡庐山,游赤壁,览古名贤…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0
  • 文言文虚词而的用法

    文言文虚词而的用法   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的词。具有必须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不能重叠的’特点。…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3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