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这两句是说,这位雄纠纠气昂昂的须眉男儿,誓在边疆杀敌立功,见这陇上黄云之后,不免回首一望白云所在之处的故乡;但因为还没有报答国恩,所以坚决不想回家。用精炼含蓄的手法,写景寓情。前句连用两个“云”字,引起思乡之情,后句连用两个“得”字,显出他斩钉截铁的决心,前后互相映照,韵味悠长。

出自李颀《古意》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能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古意:拟古诗,托古喻今之作。
事长征:从军远征。
幽燕:今河北、辽宁一带。古代幽燕地区游侠之风盛行。
黄云、白云:塞上多风沙,沙卷入云,所以云色发黄,而内地的云则是白的。
黄云:指战场上升腾飞扬的尘土。
陇:泛指山地。

参考译文
好男儿远去从军戍边,他们从小就游历幽燕。
个个爱在疆场上逞能,为取胜不把生命依恋。
厮杀时顽敌不敢上前,胡须象猬毛直竖满面。
陇山黄云笼罩白云纷飞,不曾立过战功怎想回归?
有个辽东少妇妙龄十五,一向善弹琵琶又善歌舞。
她用羌笛吹奏出塞歌曲,吹得三军将士泪挥如雨。

赏析
李颀的《古意》是一首拟古诗,写一个在边疆从军的男儿的形象和思绪。首六句写戍边豪侠的风流潇洒,勇猛刚烈。后六句写见得白云,闻得羌笛,顿觉故乡渺远,不免怀思落泪。离别之情,征战之苦,跃然纸上。语言含蓄顿挫,血脉豁然贯通,跌宕起伏,情韵并茂。
这首诗是一首拟古诗。开始六句,用五律将一个在边疆从军的男儿描写得神形兼具,栩栩如生,浮现在读者眼前。第一句“男儿”两字先给读者一个大丈夫的印象。第二句“少小幽燕客”,交代从事长征的男儿是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幽燕之地的人,为下面描写他的刚勇犷悍作铺垫。这两句统领以下四句。他在马蹄之下与伙伴们打赌,向来就不把七尺之躯看得太重,因此一上战场就奋勇杀敌,以致敌人不敢向前。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这三句把男儿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抓住胡须这一细部特征来描绘主人公的仪表。“须如蝟毛磔”五字,说明须又短、又多、又硬。表现出他英猛刚烈的气概和杀敌时须髯怒张的神态,简洁、鲜明而有力地刻画出了这一从军塞上的男儿的形象。这里诗人采用简短的五言句和短促扎实的入声韵,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黄云陇底白云飞”,这是诗的主人公身处的情景。辽阔的原野,昏黄的云天,将主人公更衬托得勇战豪放。“未得报恩不得归”七个字一方面表现好男儿志在报国,因为还没有报答国恩,所以也就坚决不回故乡。另一方面,也说明远征边塞的男儿其实也有思乡的柔情。这两个“得”字,都发自男儿内心,连用在一句之中,更显出他斩钉截铁的决心,同时又与上句的连用两个“云”字相互映带。前六句节奏短促,写这两句时,景中含有情韵,因此诗人在这里改用了七言句,又换了平声韵中调门低、尾声飘的五微韵。但由于第八句中意旨还是坚决的,所以插用两个入声的“得”字,使悠扬之中,还有坚定果断的劲道。
接下去,出乎意外地出现了一个年仅十五的“辽东小妇”,人们从她的妙龄和“惯弹琵琶能歌舞”,可以联想其风韵。随着“辽东小妇”的出场,又给人们带来了动人的“羌笛出塞声”。前十句,有人物,有布景,有色彩,而没有声音:“今为羌笛出塞声”这一句,“羌笛”是边疆上的乐器,“出塞”又是边疆上的乐调,辽东的少妇用边塞乐器吹出边塞之乐,这笛声是那样的哀怨、悲凉,勾起征人思乡的无限情思,以致“使我三军泪如雨”了。这里诗人原本要写这一个少年男儿的落泪,但诗人不从正面写这个男儿的落泪,而写三军将士落泪,非但落,而且泪如雨下。在这样人人都受感动的情况之下,这一男儿自不在例外,这就不用明点了。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含蓄而精炼。此外这四句采用了上声的七麑韵,“五”、“舞”、“雨”三个字,收音都是向下咽的,因而收到了情韵并茂的艺术效果。
全诗十二句,奔腾顿挫而又飘逸含蓄。首起六句,一气贯注,到“须如蝟毛磔”一句顿住,“黄云陇底白云飞”一句忽然飘宕开去,“未得报恩不得归”一句,又是一个顿挫。接着,忽现辽东小妇,“今为羌笛出塞声”一句用“今”字点醒,“羌笛”、“出塞”又与上文的“幽燕”、“辽东”呼应。最后用“使我三军泪如雨”将首句的少年男儿包涵在内,全诗血脉豁然贯通。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350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宋史药元福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药元福,并州晋阳人。幼有胆气,善骑射。开运初,契丹陷甘陵,围魏郡。少帝驻军澶渊,契丹阵于城北,元福以左千牛卫将军领兵居阵东偏。澶民有马破龙者告契丹曰:“先攻其东,即…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52
  • “李通,字次元,南阳宛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通,字次元,南阳宛人也。世以贷殖著姓。父守,身长九尺,容貌绝异,为人严毅,居家如官廷。初事刘歆,好星历谶记,为王莽宗卿师。通亦为五威将军从事,出补巫丞,有能名。莽末,百姓愁怨,通…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6
  • 念奴娇·春雪咏兰

    朝代:明代 作者:陈子龙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问天何意,到春深、千里龙山飞雪?解佩凌波人不见,漫说芷珠宫阙。楚殿烟微,湘潭月冷,料得都攀折。嫣然幽谷,只愁又听啼鴃。当日九畹光风,…

    古诗文 2020年3月26日
    666
  • 初中文言文名句

    初中文言文名句   导语:初中语文文言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通过文言文的学习,能更好的去理解和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文言文名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6
  • 沈阳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功名》

    沈阳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功名》   【原文】   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①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杰归之。故圣王不务归之者,而务②其所以归。强令之笑不乐;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3
  • 自遣古诗拼音版李白

    《自遣》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自遣古诗拼音版李白”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自遣李白古诗拼音版 《 自zì遣qiǎn 》…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20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