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全诗翻译赏析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出自宋代诗人曾几的《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雨有作》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释】
    ①苏秀道中:指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市)的路上。这年夏秋间,久晴不雨,秋禾枯焦。至七月二十五日夜间止,大雨三日,庄家得救,诗人欢欣鼓舞,写了这首七律。这首诗可能作于浙西任上。
②霖:一连数日的大雨。
③此句语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
④此句语出杜甫《春日江村五首》:“春流岸岸深”。 ⑤最佳音:这里指雨打梧桐的声音。⑥岁:指一年的农事收成。望岁:盼望丰收年成。
   
【参考译文】
    一夜之间,似火骄阳转化为期盼已久的甘霖。夜间梦醒,感到一股凉冷之意,这才发现雨已经下了多时。我不为大雨浇漏了屋顶、滴湿了床铺而发愁,只为条条小溪的水流深深而高兴。千里稻花应是一派青绿生机勃勃,五更梦醒听着雨落梧桐的美妙声响。无田者像我一样的欢欣鼓舞,何况那些盼望丰收年成的狂喜之情。

赏析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是宋代诗人曾几创作的七言律诗。诗首联写人们盼望久已的甘霖突然降下,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得复苏了。颔联正面写一个“喜”字,表现出一种体恤民艰的崇高感情。颈联承“且喜”句。末联突出了广大农民对这场甘霖的狂喜之情,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悦之心。三四化用杜句,十分自然。秋雨梧桐,一般都觉得愁人,作者却说是最美妙的声音,这也表明了他对人民的关切心情。
这是一首充满轻快旋律和酣畅情致的喜雨诗。这年夏秋间,久晴不雨,秋禾枯焦。至七月二十五日夜间止,大雨三日,庄稼得救。久旱遇雨,欣喜若狂,连衣服、床铺湿了也顾不得,表达了诗人的喜雨之情和对民生的关注。诗人欢欣鼓舞,写了这首七律。

 首联之“霖”为一可喜也,它常和甘字合用。而“润”字则和杜诗“润物细无声”如出一辙。颔联之“岸深”为二可喜也,诗人也像杜甫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的心情一样,不愁“床床屋漏无干处”,只喜旱情得缓解。颈联上句之“秀色”为三可喜也,不久丰收景象依稀可望,的确喜煞诗人。下句之“佳音”为四可喜也,“梧桐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李清照词也,诗人反悲为喜,其喜至极也。尾联之“欣舞”为五可喜也,无田尚且欣舞,况有田者乎。其喜不言而自明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35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欧阳晔决狱”原文翻译

    欧阳晔决狱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而相殴致死者,狱久不决。晔自临其狱,坐囚于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变而惶顾。欧阳晔曰:“杀人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1
  •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的翻译赏析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其古诗全文如下: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前言】   《柳州二月榕叶落…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26
  • 描写山光水色的古诗

      1、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4、…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0
  • 刘颇偿瓮直文言文翻译|注释|启示

    文言文   渑池(1)道中,有车载瓦瓮,塞于隘路(2)。属(3)天寒,冰雪峻(4)滑,进退不得。日向暮(5),官私客旅群队,铃铎(6)数千,罗拥在后(7),无可奈何。有客刘颇者,扬…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391
  • 孟子《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nbs…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0
  • 欧阳修文集――卷一二八・诗话〈计二十八条〉

      居士退居汝阴,而集以资闲谈也。   李文正公进《永昌陵挽歌辞》云:“奠玉五回朝上帝,御楼三度纳降王。”当时群臣皆进,而公诗最为首出。所谓三降王者,广南刘…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