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这两句是写在满是云雾山泉的山岭里走动着,寻找雍尊师隐居之地——我在山腰里拨开云雾,寻找古老山道。走一走即停下来倚着山石,静听山间流泉潺潺流淌。这是写去隐居地途中的情景,环境僻静、幽美,乃绝妙的隐居之地。“寻”字用得妙,把云雾缭绕的山路一下子写活了。

出自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注释
⑴雍尊师:姓雍的道师,名字、生平不详。尊师是对道士的尊称。
⑵群峭:连绵陡峭的山峰。摩天:指迫近天。形容很高的样子。摩,迫近。
⑶”花暖“二句:都是指道行高深之意。《列仙传》:老子乘青牛车去,入大秦。《玉策记》:千岁之鹤,随时而鸣,能登于木。其未千岁者,终不集于树上也。色纯白,而脑尽成丹。杨齐贤曰:青牛,花叶上青虫也。有两角,如蜗牛,故云。琦按:“青牛”、“白鹤”,不过用道家事耳,不必别作创解。

参考译文
群峰陡峭上摩碧天,逍遥世外不用记年。
拨开浓云寻找古老的山间古道,倚树听那潺潺的流泉。
温暖的花丛中卧着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鹤在眠。
与雍尊师一直交谈到江面笼罩在暮色里,我只好独自走下烟云弥漫的寒山。

赏析
《寻雍尊师隐居》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通过作者入山造访之所见所感,浓笔重彩地描绘了深山幽谷的瑰丽景物,倾诉了作者对雍尊师仰慕之意以及寻访不遇的惆怅之情。首联点明雍尊师所居之处高远非凡,处林泉伴日月,遗世独居,自在逍遥;颔联写林壑幽深,寻访不易,以加浓气氛;颈联使用道家典故,以“青牛卧”“白鹤眠”颂扬雍尊师道行高深,境界非凡;尾联写诗人在暮色苍茫,寒烟四合中独上归程。全诗再现了李白洒脱矫健、豪爽多情的神态风姿,同时也表明他在艺术上已经达到挥笔落纸如云烟的境地。
此诗首联“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从大处落笔,起势不凡。“峭”壮群峰之势,“碧”绘其色,补以“摩天”二字,壮观的景象全出。这是些雍尊师隐居所在。下句“逍遥”二字赞美雍尊师超尘拔俗的人生态度;“不记年”则为补足“逍遥”之意,远离尘嚣,连岁月的流逝都不屑去计算了。上句写景,下句写人,写景也为写人,人景浑然一体,显得崇高、挺拔、永恒。
颔联“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紧扣诗题,着意写“寻”。“拨”与“寻”二字绝妙,生动地再现了寻者攀登的举止和情态。诗人穿过雾隐云横的丹岩翠壁奋力攀登之后,斜靠在长藤古树之上,一览众山景色,倾听流泉欢歌。上句从视觉着笔,写行寻的艰难和乐趣;下句则从听觉落墨,流泉叮咚,沁心悦耳。
颈联“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以五彩交辉的浓笔,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地描绘了雍尊师居所优美、静谧、仙境般的环境。用青牛、白鹤来点缀隐居处,又用花和松做烘托,“卧”与“眠”清幽、安谧、静美的境界活脱而出。
尾联“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以素冷的色调,泼墨挥洒出一幅清幽隽永的画面。上句“语来”二字,省去了诗人与雍尊师的高谈阔论的细节,但可以想象他们感情之融洽,谈吐之投机。开怀畅饮,不觉已是黄昏,只好分手。诗人独自从寒烟笼罩的摩天碧峰上走下来。“下”字不仅与首句呼应,还别有情趣,与“暮”“独”“寒”三字在一联中连用,使人顿生寒气扑面而至之感。
这是一首诗、画、音完美结合的五言律诗。其特色有三:其一,构思精巧,移步换形;其二,首尾呼应,承转分明,篇法圆紧;其三,四联八句全合律,颔联颈联对仗工整而又毫无斧凿之痕。李白近体诗每有不合律处。这首青年时代写的五律又是一个证据,证明李白非不谙声律,而是不屑自缚于声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369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太宗纳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太宗纳谏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①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②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③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2
  • 宗臣《登平远台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登平远台记 [明] 宗臣 平远台在省城中东南。《闽志》三山,此即所谓鳌峰山也。山固奇,在城中尤奇。宗子入闽十朔未登也,盖以戎故。而客有好宗子者,乃召宗子登焉。凡几折始上,又折而东,…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9
  • 初中新课标文言文阅读针对性辅导

    文言文的考查评价以新课标要求为准,能正确理解文章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其范围以新大纲定的16篇背诵推荐篇目为主,语文教科书中的其他文言散文也是复习重点。另外…

    古诗文 2022年5月20日
    108
  • 小石城山记文言文

    小石城山记文言文   【题解】本文是“永州八记”中的最后一篇。   文章的前半段描写小石城山的奇异景色,后半段借景抒情,以佳胜之地被埋没不彰比喻自己徒有经邦济世之才却横遭斥逐,蛰居…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36
  • “沈璋字之达,奉圣州永兴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沈璋字之达,奉圣州永兴人也。学进士业。迪古乃军至上谷,璋与李师夔谋,开门迎降。明日,择可为守者,众皆推璋,璋固称李师金,于是授师夔武定军节度使,以璋副之。授太常少卿,迁鸿胪卿。丁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32
  • 韦应物《出还》阅读答案

    出还 韦应物 昔出喜还家,今还独伤意。 入室掩无光,衔哀写虚位。  凄凄动幽幔,寂寂惊寒吹。 幼女复何知,时来庭下戏。  咨嗟日复老,错莫身如寄。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