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的意思及全诗翻译鉴赏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这两句是说,在这地处偏僻的夔州,关塞极天,层恋迭嶂,山路险峻,蜀道难行,我今生恐怕再也不可能还朝了;无精打彩地望去,只见江上一叶扁舟,上坐一垂钓渔翁,逍遥自在,万虑全消,我真羡慕他。壮志难酬,心境抑郁,乃极为沉痛低回的咏叹。

出自杜甫《秋兴八首》之七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①极天:至天,达于天。也指极远处。
②鸟道:形容险峻狭窄的山路,谓只有飞鸟可度。
昆明池:遗址在今西安市西南斗门镇一带,汉武帝所建。《汉书·武帝纪》载元狩三年(前120)在长安仿昆明滇池而凿昆明池,以习水战。
武帝:汉武帝,亦代指唐玄宗。唐玄宗为攻打南诏,曾在昆明池演习水兵。旌旗:指楼船上的军旗。《汉书·食货志(下)》:“乃大修昆明池,列馆环之,治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
织女:指汉代昆明池西岸的织女石像,俗称石婆。《三辅黄图》卷四引《关辅古语》曰:“昆明池中有二石人,立牵牛、织女于池之东西,以象天河。”在今斗门镇东南的北常家庄附近有一小庙,俗称石婆庙。中有石雕像一尊,高约190厘米,即汉代的昆明池的织女像。机丝:织机及机上之丝。虚夜月:空对着一天明月。
石鲸:指昆明池中的石刻鲸鱼。《三辅黄图》卷四引《三辅故事》曰:“池中有豫章台及石鲸,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每至雷雨。常鸣吼。鬣尾皆动。”汉代石鲸今尚在,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菰(gū):即茭白,一种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叶似芦苇,根茎可食。秋天结实,皮黑褐色,状如米,故称菰米,又名雕胡米。此句是说菰米漂浮在昆明池面,菰影倒映在水中,望过去黑压压一片,像乌云一样浓密。
莲房:即莲蓬。坠粉红:指秋季莲蓬成熟,花瓣片片坠落。中二联刻画昆明池晚秋荒凉萧瑟之景。
关塞:此指夔州山川。极天:指极高。唯鸟道:形容道路高峻险要,只有飞鸟可通。此句指从夔州北望长安,所见惟有崇山峻岭,恨身无双翼,不能飞越。
江湖满地:指漂泊江湖,苦无归宿。渔翁:杜甫自比。

参考译文
遥想汉武帝曾在昆明池上练习水兵,一面面战旗迎风击鼓。池中石刻的织女辜负了美好的夜色,只有那巨大的鲸鱼还会在雷雨天与秋风共舞。波浪中的菰米丛犹如黑云聚拢,莲子结蓬,红花坠陨。多想像飞鸟一般自由滑翔于秦中的天空,现实却困我在冷江上无言垂钓。

简析
《秋兴八首》这组诗,融铸了夔州萧条的秋色,清凄的秋声,暮年多病的苦况,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情,悲壮苍凉,意境深闳。它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一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这首诗忆及长安的昆明池,展示唐朝当年国力昌盛、景物壮丽和物产富饶的盛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379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自护其短》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自护其短 原文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rdq…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60
  •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字词句)梳理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字词句)梳理   一、文言文字词。   1、通假字(例)   肇锡余以嘉名(同“赐”)   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8
  • 送学生的诗句祝福语

    送学生的诗句祝福语   祝福语诗句—-送学生的诗句祝福语   1、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2、祝贺你金榜题名,走进大学校门,我送你‘文…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29
  • 《战国策·齐四·孟尝君逐于齐而复反》文言文及翻译

    《战国策·齐四·孟尝君逐于齐而复反》文言文及翻译   孟尝君逐于齐而复反。谭拾子迎之于境,谓孟尝君曰:“君得无有所怨齐士大夫?”   孟尝君曰:“有。”“君满意杀之乎?”   孟尝…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115
  • “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有易为而难成者,有难成而易败者。此四策者,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     誳①寸而伸尺,圣人为之;小枉而大直,君…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39
  • 《反经·变通》文言文

    《反经·变通》文言文   《反经·变通》   作者:赵蕤   孙子曰:“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何以明之?   魏与赵攻韩,齐田忌为将而救之,直走大梁。魏将庞涓去韩而归,齐军已…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