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训练之陈涉世家

文言文训练之陈涉世家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 )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张楚。当此时,诛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小题1】下面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尉果笞广笞:鞭、杖或竹板 B.为坛而盟盟:盟誓 C.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 D.皆刑其长吏刑:惩罚

  【小题2】下列句子中的“以”字用法与例句中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以激怒其众

  A.祭以尉首 B.徇蕲以东+ C.杀之以应陈涉 D.扶苏以数谏故

  【小题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3分)

  A.画线句子中,两处括号位置省略的内容均应为“起义军”。

  B.陈胜召令徒属,先揭露秦朝苛政,晓以利害,后用“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来坚定大家的抗争信念,得到全体士卒的拥护。

  C.起义队伍的迅速组成及其初期的.迅猛发展,都证明陈胜是一名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D.选文部分主要通过动作和心理描写来刻画陈胜和吴广的英雄气概。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先疏通短文,了解内容,根据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再根据自己所学积累判断字词含义,注意词义的变化,进行比较。A错,“笞”是名词动用,“鞭打”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先准确判断例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再根据各选句的意思结合对文言常用词的积累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C句与例句中“以”都是连词“来”。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读懂文章,找到人物有关的描写,即可了解本段主要是写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故D错。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457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高中金安节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以及解析译文

    高中金安节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以及解析译文   金安节,字彦亨,歙州休宁人。资颖悟,日记千言,博洽经史,尤精于《易》。宣和六年,由太学擢进士第,调洪州新建县主簿。迁殿中侍御史。韩世…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33
  • 《醉花窗医案》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17分) 心胃痛一证,《内经》条目甚多,先辈名公,分为九等,极为详尽。《金鉴》遵之,编为歌诀而莫不有虚实之分,可谓无遗蕴矣。 曾忆邻村…

    古诗文 2022年5月18日
    208
  • 中吕·喜春来·题情翻译赏析

      【原文】   中吕·喜春来·题情(从来好事天生俭)   白朴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奶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阻越情忺。   【注释】   俭:不足,挫折…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4
  • 文言文阅读理解:愚公移山与蜀之鄙有二僧

    文言文阅读理解:愚公移山与蜀之鄙有二僧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愚公移山   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5
  •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时滴枝上露, 稍沾阶下苔”的大意:微风掠过竹丛,枝叶上的露珠不时地滴落下来,那久无人迹的石阶下早已蔓生青苔,滴落的露水已渐渐润泽了苔色.这两句渲染了清幽静…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2
  • 《夏夜追凉》译文及鉴赏

      《夏夜追凉》是南宋诗人、文学家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下面是小…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