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课后习题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课后习题

  阅读文言文,回答1—5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 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节选自《十则》)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

  (1)腰:______

  (2)知:______

  2.翻译下列语句。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突出“余之勤且艰”的’求学经历;【乙】段则是典型的_________体,表述了孔子的为学之道。

  4.分别从【甲】【乙】两段中找出表述学习态度的句子,并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甲】段内容,谈谈你对“见不贤而内自省”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腰:腰佩。

  (2)知:通“智”,聪明。

  2.(1)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

  (2)温习旧的知识能有新的体会、发现,可以凭(这一点)当老师了。

  3.对比 语录

  4.【甲】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示例:作者身处锦衣玉袍的富家子弟中,一点也不羡慕,不自惭形秽,因为他内心有精神的安慰和思想的寄托,反而能够更加勤奋的学习。这就是对自我的反省。(意近即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465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折桂令·中秋原文及赏析

    折桂令·中秋原文及赏析      [元代]张养浩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干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9
  • 阻雪连句遥赠和

    朝代:南北朝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积雪皓阴池,北风鸣细枝。九逵密如绣,何异远别离。(谢朓)风庭舞流霰,冰沼结文澌。饮春虽以燠,钦贤纷若驰。(江革)珠霙条间响,玉溜檐下…

    古诗文 2020年3月19日
    490
  •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的意思: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①催刀尺:赶制冬衣。 ②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64
  • 邹容传文言文翻译

    邹容传文言文翻译   邹容传是作品作者:章炳麟(章太炎)邹容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是如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邹容传文言文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0
  • 首秋轮台的翻译赏析

      《首秋轮台》   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   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   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   轮台万里地,无事历三年。…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49
  • 文言文鸿门宴知识归纳

    文言文鸿门宴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