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题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3——16题(16分)

  【甲】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春秋》)

  【乙】师旷①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②琴撞之。公被衽③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④!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注释:①师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中的盲人乐师。②援:执持,拿。③衽(rěn):衣襟。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⑤除:清除,去掉。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齐之习辞者也 (2)王曰,何坐

  (3)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 (4)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14、选出下列划线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 ( )

  A.晏子将使楚/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B.吾欲辱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C.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师旷侍坐于前 D.故撞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2分)

  (2)齐人固善盗乎?(2分)

  (3)太师谁撞?(2分)

  16、【甲】【乙】两文中,晏子和师旷都长于辞令,你更欣赏哪一个的说话艺术?请说说你的理由。(3分)

  参考答案:

  13、 习:熟练 坐:犯罪 酣:酒喝得很高兴 是: 这

  14、C 15、(1)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 2)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 (3)太师撞谁?

  16、示例一:我欣赏晏子的说话艺术,他在无法澄清“齐人坐盗”这一事实的情况下。巧用类比进行反驳,片言只语间化被动为主动,既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又不失礼节。示例二:我欣赏师旷的说话艺术,他先直话曲说,巧妙地将将晋平公说成是“小人”,引起晋平公的重视,再因势利导,让晋平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达到了劝谏的目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466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治国安民》文言文专项练习

    《治国安民》文言文专项练习   治国安民   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①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27
  • 描写夏天的诗句

    描写夏天的诗句(15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句吧,诗句具有语言节奏鲜明的特点。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夏天的诗句,欢迎…

    古诗文 2022年11月4日
    31
  • 文言文阅读提升题

    文言文阅读提升题   余①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及长,南游云梦,览七泽之壮观,酒隐安陆,蹉跎十年②。   初,嘉兴季父谪长沙西还时,余拜见,预饮林下,耑③乃稚子,嬉游…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1
  • 必修五文言文重点词整理

    必修五文言文重点词整理   《陈情表》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背弃我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少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福 儿子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慰问   而刘夙婴疾病 缠绕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9
  • 满庭芳(寿富者·三月十八)

    朝代:宋代 作者:卓田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柳暗千株,蓂翻三荚,当年神岳生申。画堂庆会,今日贺生辰。宝鸭檀烟薰馥,颂椒觞、醽醁频斟。殷勤劝,歌喉宛转,恣乐醉红裙。荣华兼富贵,如君…

    古诗文 2020年5月31日
    753
  • 一国尽紫服

    文言文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甚贵,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ldquo…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5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