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二】七年,入见,帝①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②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③鞍甲而不息不汁,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释】①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就封岳飞为太尉。②介:备上鞍甲。③褫(chǐ):脱去,卸下。④秣:喂食。

  1.解释下面加粗的’词语。

  (1)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行百里始奋迅_____________________

  (4)褫鞍甲而不息不汗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非精洁则不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文都谈马,韩愈笔下的千里马本应“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展现“千里之能”;被岳飞称为“致远之材”的良马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用文中的语句填空)

  4.韩愈和岳飞都是借论马来表达对人才的看法,韩愈先从正面提出问题,然后从______________展开议论,岳飞则通过______________阐述,他们都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鞭打,鞭策;(2)通晓,理解;(3)等到;(4)流汗

  2.(1)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2)然而如果不是精致、洁清的就不接受(不吃不喝)

  3.一食或尽粟一石;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

  4.反面;正反对比;优秀人才能够被识别和重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475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城东闲游――白居易诗词全集

    城东闲游 [唐] 白居易 宠辱忧欢不到情,任他朝市自营营。 独寻秋景城东去,白鹿原头信马行。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47
  • 彭孙通《生查子·旅夜》“梦好恰如真,事往翻如梦”全诗赏析

    生查子 旅夜 彭孙通 薄醉不成乡①,转觉春寒重。枕席有谁同?夜夜和愁共。 梦好恰如真,事往翻如梦。起立悄无言,残月生西弄②。 注释 ①乡:指醉乡。 ②西弄:西巷。 赏析 彭孙通的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35
  • 黄冈竹楼记

    朝代:宋代 作者:王禹偁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

    古诗文 2020年3月6日
    699
  • 《题稚川山水》翻译赏析

      《题稚川山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戴叔伦。其古诗全文如下: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前言】   《题稚川山水》是唐代诗人戴…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7
  • 描写苏州的诗句

    描写苏州的诗句   1).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2).懒云仙,蓬莱深处恣高眠。   3).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   4).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42
  •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

    古诗文 2022年9月4日
    8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