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吴奎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吴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吴奎字长文,潍州北海人。性强记,于书无所不读。举《五经》,至大理丞。仁宗深器之。入为右司谏,每进言,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

  皇祜中,颇多灾异,奎极言其征日:水旱饥馑,此天道之不顺也。地震为患,大河横流,此地道之不顺也。邪曲害政,群小纷争,众情壅塞,此人事之不和也。夫帝王之美,莫大于进贤退不肖。今天下皆谓之贤,陛下知之而不能进;天下皆谓之不肖,陛下知之而不能退。

  内宠骄恣,近习回挠,阴盛如此,宁不致大异乎?又十数年来下令及所行事,或有名而无实,或始是而终非,故群臣百姓,多不甚信,以谓陛下言之虽切而不能行,行之虽锐而不能久。臣愿谨守前诏,或敢私挠,必加之罪。毋为人所测度,而取轻于天下。拜翰林学士,权开封府。

  奎达于从政,应事敏捷,吏不敢欺。富人孙氏辜榷财利,负其息者,至取物产及妇女。奎发孙宿恶,徙其兄弟于淮、闽,豪猾畏敛。居三月,治声赫然。除端明殿学士,拜枢密副使。治平中,丁父忧,居丧毁瘠,庐于墓侧,岁时洁严祭祀,不为浮屠事。

  神宗初立,奎适终制,以故职还朝。逾月,参知政事。时已召王安石,辞不至,帝顾辅臣曰:安石历先帝朝,召不赴,颇以为不恭。今又不至,果病耶,有所要耶?奎曰: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万一用之,必紊乱纲纪。乃命知江宁。

  御史中丞王陶,以论文德不押班事诋韩琦,奄状其过。诏除陶翰林学士,奄执不可。陶又疏奎阿附。陶既出,奎亦以资政殿大学士知青州。司马光谏日:奎名望清重,今为陶绌奎,恐大臣皆不自安,各求引去。陛下新即位,于四方观听非宜。帝乃召奎归中书。及琦罢相,竟出知 青州。明年薨,年五十八。赠兵部尚书,谥日文肃。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一卜六·列传第七十五》)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宗深器之 器:器重

  B.奎发孙宿恶 宿:往日

  C.以论文德不押班事诋韩琦,奎状其过 状:陈述

  D.及琦罢相,竟出知青州 竟:竟然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陛下知之而不能进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

  B.以故职还朝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乃命知江宁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今为陶绌奎 秦王为赵王击缻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吴奎敢于直言的.一组是( )

  ①每进言,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 ②臣愿谨守前诏,或敢私挠,必加之罪

  ③奎发孙宿恶,徙其兄弟于淮、闽,豪猾畏敛

  ④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

  ⑤以论文德不押班事诋韩琦,奎状其过 ⑥陛下新即位,于四方观听非宜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皇祜年问发生了很多灾异事情,吴奎陈述了天道地道不顺及人道不和的现象,劝谏皇帝要进用贤能贬退无才。

  B.吴奎代理开封知府时,处理事情敏捷,特别是对富豪孙氏侵占别人的财产和利益一事的处理,更使他名声赫然。

  C.宋神宗刚即位时,想召王安石到朝廷任职,在吴奎的极力劝谏反对之下,宋神宗没有重用王安石,只是任命他为江宁知府。

  D.御史中丞王陶因毁谤宰相韩琦而被贬,吴奎也因支持王陶而受到牵连,但在司马光的劝谏下,皇帝还是把吴奎留在了中书省。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以谓陛下言之虽切而不能行,行之虽锐而不能久。(3分)

  (2)毋为人所测度,而取轻于天下。(2分)

  (3)诏除陶翰林学士,奎执不可。陶又疏奎阿附。(3分)

  参考答案:

  9.D(竟:终究)

  10.B(A项,前一个为连词,表转折,却;后一个为连词,表递进,而且。B项,都为介词,凭借,凭着。C项,前一个为副词,于是,就;后一个为副词,才。D项,前一个为介词,由于,为了;后一个为介词,替,给)

  11.A(③句是吴奎代理开封知府时的所作所为,⑥句是司马光的谏言)

  12.D(吴奎并未支持王陶,而是反对王陶)

  13.

  (1)认为陛下说起来虽然恳切却不能施行,实行起来虽然急速却不能持久。(3分。谓:认为;切:恳切;锐:急速)

  (2)(陛下)不要被别人妄加揣测,从而受天下人轻视。(3分。测度:揣测;取轻:轻视,看轻;被动句式)

  (3)皇帝下诏任命王陶为翰林学士,吴奎坚持认为不可以。王陶又上奏吴奎迎合依附。 (4分。除:授予;执:坚持;疏:上奏;阿附:迎合依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476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王献之文言文翻译

    王献之文言文翻译   王献之自幼随父练习书法,以行书及草书闻名,但是在楷书和隶书上亦有深厚功底。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王献之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浏览。   王献之文言文   献之…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60
  • “舒元舆,婺州东阳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舒元舆,婺州东阳人。地寒,不与士齿。始学,即警悟。去客江夏,节度使郗士美异其秀特,数延誉。 元和中举进士见有司钩校苛切既试尚书虽水炭脂炬餐具皆人自将吏一倡名乃得入列棘围,席坐庑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5
  • 天净沙·秋原文赏析及翻译

    天净沙·秋原文赏析及翻译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解与诗人意同。   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庭院前落尽了梧桐的叶子,水中的荷花也早失去当日的风姿。…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9
  • 晋文公纳谏文言文翻译

    晋文公纳谏文言文翻译   晋文公纳谏文言文翻译要怎么说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晋文公纳谏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晋文公伐曹   五年春,晋文公欲伐曹,假道于韂,韂人弗许。还自河…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49
  • 《陈太丘期行》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陈太丘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否?”答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28
  • 宋濂《阅江楼记》原文及译文赏析

    宋濂《阅江楼记》原文及译文赏析   《阅江楼记》选自《宋文宪公全集》卷七。朱元璋称帝后,下诏于南京狮子山顶修建阅江楼。宋濂奉旨撰写此记。此应制之作颇具特色,颇有明代开国气势,后入选…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5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